指责老百姓敲诈政府不仅仅是“雷语”现象


指责老百姓敲诈政府不仅仅是“雷语”现象

杨于泽

 

       吉林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拆迁办未经合法程序,强拆农民有证房屋,拆迁办调研员(原土地局副局长)王洪义竟对记者说:“你应该报道高新区如何发展,应该报道老百姓是如何为难政府、刁难和敲诈政府,应该报道老百姓如何不配合拆迁,影响回迁房的结症在什么地方!”

       《城市晚报》昨天报道这件事时,称王洪义所言是继2009年的“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今年的“你懂不懂风水”之后又一官员“雷人语”,把“雷语”当成了“新闻眼”。这自然没错,强拆合法房屋各地套路差不多,早已不是新闻;官员“雷语”因人而异,新意迭出,很有供媒体采择传播的价值。

       官员说出“雷语”,突显官员强势的话语权。居民房屋是得到政府授权的,所有权合法,非经合法程序任何组织无权强拆。老百姓“不配合拆迁”,那也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官员说老百姓为难政府、刁难和敲诈政府,只不过是在语言的层面打压老百姓依法维权的行为,意图将之污名化,使老百姓在依法维权时丧失道义自信。

       如果我们承认语言能够建构现实,我们就不能轻忽官员的话语权,置之不理。官员“雷语”说得多了,就会有人当真,至少会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产生思维的混乱。今年元月,河北张家口检方起诉7名上访村民敲诈勒索政府,有媒体评论说,“从理论上说,政府也是有可能成为敲诈勒索的对象的”。这种论断,就有“正面回应”官员指责老百姓敲诈勒索政府之嫌。

       所谓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者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政府掌握司法、警察等专政机器,威胁或要挟政府纯属自寻死路;要想敲诈勒索钱财,真不如找私人和公司。如果“理论”周全,在理论上就不存在敲诈勒索政府一说。在公海上,索马里海盗劫持货轮,向某个国家政府强索钱财,这种情形通常被视为“国际法上的海盗行为”,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嚷嚷说,“海盗敲诈勒索我国政府了”。

       指责老百姓为难政府、刁难和敲诈政府,其实是施放语言的烟幕,我们不能被语言蒙蔽,只顾玩味官员“雷语”的不实与悖谬。语言反映现实,也能够建构现实。官员掌握公权力,他们不仅仅那样说,而且经常那样做;不仅说“雷人语”,而且经常做“雷人事”。很多时候,官员不是先说“雷人语”再做“雷人事”,而是先做下“雷人事”,再说“雷人语”。“雷语”意味着,权力对权利的侵害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雷语”终究是一个表象,在表象之下,是权力不受民众监督与制约、可以为所欲为的现实。对于很多官员来说,他们长期受到官话套话的熏陶与训练,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正是他们所长。现在他们不说冠冕堂皇的话,敢于“真情流露”,不过是体现了他们对手中权力的自信。既然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老百姓配不配合拆迁已不重要,所以官员也懒得反躬自省。政府敢于强拆合法房屋,已经违宪违法,至于官员怎么说,已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