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民二代”?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


“官二代”,“民二代”?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

昨晚,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发布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一案信息: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李启铭已于17日晚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新闻发言人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触犯法律,将严格依法予以惩处。(1019日《新京报》)

“我爸爸是李刚”!这可算到目前为止“官二代”中“更雷人”的“雷人雷语”。在此,由“官二代”让我想起“民二代”。

那是前不久国庆长假的一个下午,我去银行取款。当时,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士,她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可是,那男孩不想让他母亲抱着,不断地挣脱下来跑去银行大门外廊沿上玩耍,而那女士有些不放心。于是乎,抱起来 ,放下去,再抱起来,再放下去,小男孩有些不耐烦了。接下来,当那女士再一次抱起孩子时,但见,小男孩突然抡起右手一个劲地、狠狠地抽打他妈妈的脸,那女人只是默默地忍受着而一声不吭……

“官二代”,“民二代”?我们今天怎样教育下一代?

大而言之,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而言之,孩子是最为珍贵的“传家宝”;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今天 ,已是21世纪,新时代孩子,应该有他们自己的个性,有他们的“所爱”,有他们的“所恨”,起码不应该一个个再是“封建时主义的小绵羊”。但作为父母,痛爱自己的孩子不是没有“平行线”的。这“平行线”,一条是“道德底线”,一条是“法律底线”。

有的人,长大以后,或越过“道德底线”,或冲撞“法律底线”,这种“越过”与“冲撞”的勇气,不是后天才有的,而往往是从小由其父母“培养”起来的

试想一下,一个幼儿,在他不明是非、不懂事理之际,去狠狠地抽打自己母亲的脸,那是无知的;而作为“民二代”的父母,怎样对待这种“狠狠地抽打”?有的人就像如上那位母亲“放任自流”,而天长日久,那男孩子可能以为“打人骂人,不足怪也”而“老子想打谁就打谁”。这样的父母,起码是“不懂得怎样正确地教育下一代”。有的“民二代”,看起来是长大以后才被“绳之以法”的,其实,早在幼儿时代,他们的父母就已在其心田里种下了“违法的种子”,种下了“缺德的种子”。可见,银行排队的那位女士,默默地忍受着孩子的抽打,看起来是“爱孩子”,其实是“害孩子”。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往往,“官二代”比起“民二代”教育起来更为不易。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封建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很多人身上仍拖着长长的“官本位”的“尾巴”,特别是在官场弥漫着腐败之风的当下,一些“官二代”,每逢春节,就有非亲非故的人上前去给“官二代”送上大把大把的“压岁钱”。即便已经是在校的大学生,放假归来,或许其父母单位就有小车去车站、机场专程接他们回家。往往“官二代”比“民二代”高人一等,这种“潜意识”是从平素“点点滴滴”之中“潜移默化”而生成的。“从量变到质变”,李启铭在醉驾撞死人的“关键时刻”冒出“我爸爸是李刚”,也便见怪不怪了。眼下,我们姑且不论李刚究竟是不是“为人、从政口碑都不错”,起码,对于李启铭是“子不教,父之过”。

平心而论,甭说李刚,就是作为外界当长辈的,当我们看到李启铭,或者其他“富二代”说出“我爸爸是李刚”这类雷人雷语时,是不是应该反思反思?(摘自《现代教育报》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