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建成法制社会
喻建国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上运行的规则,即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保证。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并颁布,通过信息传输,让社会人群普遍知晓,并按此规范在生活中行事。法律条文应该体现社会运行的需要,确保社会人群的行为纳入法律条文的规范。社会个体只要它严格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行事,在这样的时空中,该个体是绝对自由的。
法制社会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该社会具有一定的法律,该法律可以保证该社会中人群在社会活动中的需要,该法律对该社会人群普遍适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违法者,必受到法律的公正制裁。凡依法行事的个体,在社会中活动是完全自由的。
人类各个不同地域在其社会运行中都有从前辈流传下来的社会运行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这些社会运行的规则和规范并不是法律,法律必须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颁布的,有一定的条文,有一定的解释。如果从前辈流传下来的社会运行规则与规范从真善美新的角度或争议的角度与现行的法律加以对照,其真善美新的程度或正义的程度高于法律的部分即形成了该社会的道德,也就是说,一个社会道德所展现的个体的行为必定绝大多数高于法律的底线。
一个社会进入了法制社会,意味着这个社会中的人群都能知晓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并颁布的法律条文,了解这些条文的含义,明白这些条文所确立的社会运行规则和社会人的行为规范,同时使自身的行为符合这些规则和规范。由此可见,一个社会要成为法制社会,首先要立法,接着要普法,让法律条文使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知晓,并使自己的行为纳入这些条文的规定中,决不逾越,凡违法的个体必定受到法律的追究,按法律加以制裁。
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就全国来看,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因此,我国完全进入法制社会的路途还有长长的一段。不过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各个城市和城镇,那些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地域,社会上的个体应该通过信息传输,通过各种普法途径,知晓我国的法律条文,并确保自身行为纳入法律条文的规范。
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立还须在立法方面跨出大步,让立法能够罩及社会运行的所有时空,这对国家立法机关是一项很重大的任务,否则在社会运行的某些方面和某些时空就会出现法律的真空,使社会人在这些方面或这些时空中的作为无所依持,行为没有了规范,运行没有了规则,不知如何是好。此外加强执法力度,也是建立法制社会所必须认真对待的,违法必究,才能保证法律的尊严,才能让法律所规定的运行规则和个体行为规范能够在最大范围的人群中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