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社会的文化溯源与当下的价值沉沦
11/24/2010
在大不列颠和美利坚为代表的西方发展史上,其政治、经济、社会的文化价值和行为准则,其社会风俗、文化所反映的世界观(world view)、人民的价值观(value system),基本上都受到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个争议不大。譬如,美国今天相对齐备的思想文化体系及相对成熟的法制结构,正是在这种文化伦理的熏陶下,历经近四百年时间逐渐形成的,不仅并非一蹴而就。又如,早期美国的开国者(如独立革命时期),大多数都同意:宇宙有创造者,宇宙有绝对的道德准则,每一个人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因为受造平等,而政府存在的目的,是要以公义治理、服务人民。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轫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说,英美整体的社会道德和人文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成型之前,《道德情操论》业已深入他的内心。作为一个基督徒开创的经济学理论,神性的道德(基督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不用多说;换言之,“看不见的手”原理不言而喻地隐含神所要求的道德前提——人是自私的(人与生俱来的Sin)、很会自私地精打细算(为“私利”),但人是诚实地(信实)自私和精打细算。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其实处处体现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的光辉。因此,在《国富论》中,我们看不到“金钱”比“道德”更重要的痕迹,也丝毫没有“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逗漏。
西方经济学在阐述人与财富的关系时,其实核心也就两个方面:人如何获得财富,以及人如何消费财富。围绕这两个方面就引伸出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现象,然后运用数学工具去推理、去论证、去解释,形成各种复杂的学说。每当我阅读到这些复杂的教科书或著作的时候,我会头痛得很。但《圣经》给出的指导原则很简单、很清晰:勤劳、正当地获取财富,凭着爱心、有节制地消费财富。经济学作为一门人的学科,它的思想内核和精神根源就是这种伦理传统。从这个角度上说,将经济学过分地自然科学化是不恰当的。
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荒唐就不消说了,我们砸烂了一个神,却又塑造了另外一个神。但1990年代以来的矫正并未真正吸取教训,因为我们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缺乏对市场经济之文化价值内涵的准确理解,对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文化背景——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伦理缺乏深刻的了解。对于市场经济,我们依葫芦画瓢地模仿表皮,其文化价值内涵学不来或者有意拒之门外。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一定要回归过去我们所珍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传统。如果做不到这点,再如何强调特色也是无用的。中国最近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或者说市场经济简单地取代计划经济,不但并未使过去所沉积的经济、社会问题迎刃而解,相反,当前社会还有走向崩溃的危险。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因为良好的市场经济,是以完善的民主政治作保障,是以自觉的公众道德意识为土壤。市场经济是道德的经济、法治的经济,其根基是绝对良善和公义的本体,不索源到这个层面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制度,因此也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
这就意味着,矫正中国社会失衡状态和失序问题(不公不义、道德失范、冲突加剧等)的公共政治与政策,就是要把康德(Kant)所形容的那种永远不可思议的人心中的道德律、祂的爱和公义在社会公共领域里彰显出来。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当我我阅读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和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感恩节公告(1789,1863,Thanksgiving Proclamation),我注意到两位伟人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渗透着对上帝大能权柄公义的敬畏和信实良善慈爱的赞美。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国家领袖能超越这两位人物,但我知道,伟大的总统都能都是这样的驯服和谦卑,卑微的我如何不能敬畏与感恩?!
不过,美国社会由于正在不断偏离基督信仰的伦理道路而隐现出迈向没落的征兆。譬如,谋求私人庭院种植并吸食大麻的合法化虽暂时被民众否决,但竟然能够获得很多美国人支持。这让人想起清末被人用坚船利炮护运鸦片进来后的中国。起源于美国的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从宏微观经济学角度上看,前些年美国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流动性泛滥,以及华尔街金融巨头们的过度金融创新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跟不上是罪魁祸首。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却跟美国政府、美国企业和美国社会日益世俗化、日渐脱离其信仰根基与道德根基不无关系。
美国越来越脱离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贪婪、不负责任的商业伦理流行。在美国,清教徒的态度、倾向或价值观在美国的主流影响日趋下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放纵主义在美国社会日益泛滥。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不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回馈社会、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的意识也日渐沉沦。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和中国卖毒奶粉的企业家在商业伦理的堕落本质如出一辙,都是“为了煮熟自己的一个鸡蛋,不惜烧毁整个房子”。只不过,中国人知识差些,因此直接往奶粉里掺三聚氰胺;而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知识较多些,穿得也体面,一个个西装革履,忽悠的本事也胜人一筹——他们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暗地里朝金融产品里掺毒药,然后卖给全世界的那些大傻瓜。
上帝如此厚爱美国人,不仅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以及领先全球的尖端科技,而且还有美国开国缔造者们所建构的完备制度框架。我不知道当今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为何不加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