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对欧洲的势力范围
2000年,俄欧签署了《能源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确定了能源合作的总体规划。俄罗斯正在利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加强同欧洲国家的联系,恢复自己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西欧是俄罗斯传统的能源市场,仅对意大利、德国和荷兰3国出口的石油就占俄石油出口总量的33.5%,对这3个国家的天然气出口占到了俄天然气出口总量的36.7%。“9·11”事件后,卡西亚诺夫总理明确指出,俄罗斯同欧洲是反恐联盟的伙伴国,双方奉行同样的价值标准,在能源领域也是战略伙伴。2002年5月29日,俄罗斯-欧盟首脑会晤又签署《俄欧能源合作声明》,强调俄罗斯“拥有进入欧洲能源市场的特殊权利”。此后,俄罗斯和欧盟国家在能源领域商定了一系列大项目。欧盟的能源需求到2020年将翻一番,只有开发俄罗斯的能源才能满足这一巨大的需求。西方舆论在评论俄欧能源合作时指出,普京总统已经意识到经济利益已成为俄罗斯制定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俄欧能源合作稳步深化。目前,欧盟的进口油气分别有16%和41%来源于俄罗斯,未来这一比例可能增至60%。
2002年在俄国总统普京、俄国和欧洲石油厂商出席的伦敦石油大会上,俄罗斯与英国石油公司(BP)签署了价值60亿美元的合作计划。
2003年6月,普京访问英国伦敦时,俄英两国签署了在波罗的海建设输气管道的备忘录,该管道将通过北欧国家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英国,这条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每年可输送天然气3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俄英两国还达成了一个重大的能源合作协议:英国石油公司将投资61.5亿美元收购俄秋明石油公司50%的股份,这也是俄罗斯近年来吸引的最大一笔外资。英国首相布莱尔指出,英俄两国在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同时走到一起,这一点十分重要。欧洲将同俄罗斯共同实现全球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目前,俄罗斯向德国出口的石油已经达到每年3000多万吨,几乎占德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3。这一能源合作进一步密切了莫斯科和柏林之间的友好关系,加大了俄罗斯在德国对外政策中的分量。
为了抵制未来可能出现的石油霸权,西欧国家还将加速调整新世纪能源战略,即争取与俄罗斯建立起战略性能源伙伴关系。出于地缘战略考虑,欧盟能源政策明显向俄罗斯倾斜,目前已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性伙伴关系。2002年下半年,德、法、意大利和俄罗斯共投资20亿美元,修建经白俄罗斯、波兰和斯洛伐克直达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每年向欧洲提供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为应对“倒萨”后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欧盟决定全方位发展与世界石油生产国的关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最终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目标。不过,德法等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虽然主张政治解决伊问题,反对美不顾国际法准则,企图单凭其好恶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单方面武力行动的做法。但如美坚持其单边主义的做法,德法等并无力阻止。同时,美会视各方“倒萨”表现而论功行赏,使其分得伊石油红利中的一杯羹。正如安理会1441号决议的达成赖于美保证了俄等在伊的某些利益一样,今后不排除美对其他大国利益给予更多的承诺,以换取其西方盟友配合它打倒萨达姆、重建伊拉克。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法国天然气公司(Gazprom)在欧洲天然气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未来的合作领域可搞合资项目,发展欧洲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在欧洲市场上联合销售天然气,也可进行节能合资等。2003年6月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首席执行官和法国天然气公司(GDF)总经理签订了一份备忘录,这是以后两家公司进行合资的前兆。从1976年以来,GDF一直在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2002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向法国一共出口了114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GF和德国的鲁尔天然气(Ruhrgas)公司组成了一个财团,在2002年,买下了斯洛伐克天然气管道公司的49%股份。GDF表示,它有点兴趣想加入Gazprom-Ruhrgas的另一个财团,这一财团打算在乌克兰经营天然气输送管线[1]。
自俄罗斯与意大利签署管线输送天然气合同以来的25年里,俄罗斯向意大利出口的天然气大幅上升65%。而随着近期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意大利签署的最新合同协议,俄罗斯和意大利将进一步加强其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俄罗斯向意大利供应的天然气量将上升至280亿立方米。
2004年1月19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签署相关命令,采纳能源部和“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北欧天然气管道计划建议。根据专家的预测,截止到2010年,欧洲天然气市场的需求量将提高到1000亿立方米左右,超出现行的长期合同量。然而目前,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供应的可靠性,几年前,俄罗斯开始研究制订北欧天然气管道计划。2002年11月,“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开始实施北欧天然气管道计划,确定了措施和具体的生产计划。欧盟的能源和运输委员会也很重视这个计划。
由于北欧天然气管道计划的国际影响力大,又得到了欧盟的支持,因此,一些大型国际能源公司都对实施该计划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该计划的实施可以使俄罗斯和波罗地海地区国家的天然气运输网同全欧洲的天然气网联结在一起。北欧天然气管道的特点是通道上没有过境运输的国家。这条天然气管道的路线将通过波罗地海水域,从维堡到德国海岸线。计划中还规定建设海上天然气管道支管,以便向芬兰、瑞典、英国及其他国家输送天然气。
2004年1月28日,俄罗斯能源部长伊戈尔·优素福夫会见了以挪威石油与能源部部长艾纳尔·斯特恩斯奈斯为首的代表团,两国就双方在能源领域内的合作进行了讨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形势和两国近期的发展前景交换了意见。
伊戈尔·优素福夫向挪威代表团通报了2003年俄罗斯国家石油部门的发展形势,他说,2003年,俄罗斯国内的石油开采量提高了11%,达到了4.21亿吨;2004年的石油开采速度仍将保持相当高的增长。两国强调了石油开采大国协调各方力量,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使石油价格保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接受的水平上的重要性,还讨论了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形势,强调两国应协调行动,以保持天然气市场的平衡。
俄挪双方还就俄罗斯的投资环境问题交换了意见。优素福夫称,俄罗斯政府准备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改善国家和贸易相互作用的体制,最近4年内要下大力气,建立稳定的法制环境;政府在近期内还将建议对涉及地下资源利用的法规和保护投资者权利的法律进行必要的修改。吸引外资是使俄罗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俄能源部长感谢挪威同行为俄罗斯提供的挪威燃料动力综合体纳税体制的信息,同时表示愿意继续俄挪两国间的合作,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家与贸易相互作用的体制。俄罗斯2004年1月份开始启动稳定基金会的工作,该基金会就是在广泛采用了挪威的经验后建立的。优素福夫还向挪威代表团通报了俄罗斯的《2020年之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同时强调说,该能源战略的制订促进了其他类似文件的形成,其中包括俄罗斯国家的运输战略。他号召挪威的公司积极参与发展俄罗斯出口基础设施的计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