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决定,引发股市的再度震荡。继周一股指上下震荡之后,周二上证指数继续大幅下挫,盘中一度大跌92.72点,创出本轮下跌的新低点2791.58点。上证指数因此在本轮下跌中大跌了近400点,最大跌幅达到12.40%。而且A股的这种下跌是建立在今年股市总体下跌基础上的,以去年末上证指数收盘3277.14点,11月23日收盘2828.28点,今年累计下跌了448.86点,跌幅达到13.70%。与楼市的“猪坚强”相比,股市无疑成了“楼脆脆”。
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今年股市的下跌显然背离了“晴雨表”功能。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A股的走势与国民经济的走势背道而驰。而且,不论是从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来看,还是从近期的宏观调控来看,股市都不是宏观调控打压的对象。比如,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大量调控楼市的政策,近期又围绕着农副产品价格的调控出台了“四大措施”、“16项措施”等,但却没有一项措施是针对股市的。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楼市尽管遭遇到“最严厉的调控”,但其房价却始终坚挺,如据22日上海方面的消息,尽管“沪12条”出台逾一个月,但11月份上半月,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依然高位运行,八成单价5万元以上新盘逆市涨价,且多个板块二手房全额付款比例高达五成左右,环比上升10%~20%。反倒是股市,面对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出来而表现得跌跌不休,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受害者。
为何股市总容易受到伤害?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A股市场本身就缺少投资价值。虽然目前A股市场总体市盈率水平并不高,如截止11月22日沪市平均市盈率只有21.96倍,但与国外成熟市场10几倍的市盈率相比,A股市场的市盈率明显偏高。更何况,深圳主板的市盈率达到了35倍,中小板达到了57倍,创业板达到了80倍。更何况,在市盈率高企的同时,A股上市公司回报意识淡薄,一些上市公司甚至长期不分红,这也进一步降低了A股的投资价值。更加重要的是,A股缺少投资价值的局面还在进一步加剧,最明显表现在新股发行价格上。如日前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发行市盈率只有8倍,而国内股市象涪陵榨菜这种公司,其股票发行市盈率也高达53.81倍,其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更是超过150倍。A股市场投资价值缺失明显。
其次,正因为A股市场缺少投资价值的缘故,导致A股市场成为投机市。不论是上涨或下跌,都容易表现为暴涨暴跌。这实际上也是投资者相互残杀的结果。由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得不到回报,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搏取差价。机构与机构博弈,散户更是机构的盘中餐。借利空打压股指,这更是机构投资者的拿手好戏。更何况,大量成本廉价的限售股解禁,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股市下跌的力度。
此外,股市缺少“父爱”也是股市容易受伤害的原因。楼市之所以“猪坚强”,是因为楼市的资金大量来自于银行;楼市的利益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所以,即便楼市遭遇“最严厉调控”,但因为有“保护伞”与“安全带”,楼市总能平安无事。相反,股市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甚至相当一部分来自个人,股市下跌,政府部门没有损失。因此,股市很容易遭到各方力量的打压,哪怕谣言满天飞,有关方面常常听之任之,放任谣言对股市造成伤害。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0-11/24/content_606053.htm?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