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日聚会的做法是禁止还是支持?


    在群里有网友提问:

    前两天,听一个很经验的初中班主任做家庭教育讲座,谈到孩子生日聚会问题,老师的态度非常明确,禁止。可实际情况禁止不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更有智慧?

 

    我本无心回复,只是看到老师的做法,深感愤怒。故回复道:

    老师笨甚至混,做家长的可不敢乱。

 

    网友问具体该如何做?我便把《学会跟孩子说话》里关于生日的篇章作为回复。内容如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过生日的规格和档次也越来越高,但令人担忧的是,过生日的水平却一点也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作为孩子呱呱落地的日子,家长的心中的确是有别样的感受,想要郑重表达一番是无可厚非的。
    许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过个有品位有意义的生日,买书、文具之类的,可你很快发现,孩子根本没有看你给他买的书,虽然生日那天,孩子也会笑盈盈地说:“谢谢爸爸妈妈的礼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在生日那天,孩子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了,只要不太过分和过火,父母一般也不会太计较,好像大赦一般。不仅如此,还可以吃上生日蛋糕,收到很多礼物。有的小孩在家里过了生日不过瘾,还会出去和同学们过。慢慢地,过生日那天本来是父母表达心意的一天,却逐渐演化成了父母还债的日子。如果一不留心忘了给孩子过生日,那你一定是犯了不可赦的罪过了,生日那天,孩子整个就是皇上。即使如此,大家也都乐此不疲,因为不管怎么说,再发愁过生日,生日也还是要给孩子办一办的。
    我实在不能容忍这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日方式了。
    耶和华说:要让女人受苦,其中就有分娩之苦。我们每一个人能来到这个世上,无一不是母亲承受巨大的痛苦而来的。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颜面在生日那天还向父母索取呢?生日那天应该想到的是,这是父母给你生命的那一天,应该感谢父母的所有劳顿和辛苦,应该回报父母谆谆的爱意,哪怕给父母一声感谢,或是一个拥抱和一个吻。说的直接点,孩子的生日应该是孩子送父母礼物的一天。至于什么样的礼物,应该是孩子绞尽脑汁去思考的,而不是父母下班后急急忙忙去买的蛋糕。
    不仅在生日那天要注重培养孩子对亲人表达真挚的爱的精神,就是在平时,也应该多加注意,比如对自己的老人的关心和体贴,应该经常让孩子共同参与,让孩子在表达对他人的爱的时候感受那份付出爱的快乐,这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好处。只要做好了,你很快就会从中感受到别样的欣慰。
    所以,我以为家长在生日这个问题上应该要回自己的主权,生日不是孩子漫天要价的日子!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你不知道教给他这一点,只知道给孩子单方面的爱,那就会让孩子陷入自我中心主义,会让孩子得一种爱“人”缺乏综合症。
    有人说了,如果孩子的生日让给父母过了,那什么时候给孩子过啊?很简单,“六一”国际儿童节啊,连国际社会都给孩子想好了,您还担什么心啊?那个时候您再表达对孩子的关怀也好啊。至于怎么过,我无须罗嗦了。

 

    不过现在要补充的是:

    上文里讲的是个体过生日的方式,而现在很多孩子更喜欢大家一起。而且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生日聚会变成了频率非常高的活动,自然会对学习等产生一定影响。这也是老师对此禁绝的主要原因。

    不过,生日聚会已是现代孩子社交的重要内容之一,做父母和老师的绝不能也不需对此横加干涉,相反,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所以,对过生日的方式要有所要求即可但不可杜绝禁止,非人性的总是走不远。

    根据家庭教育三道四法的导引,“生日聚会”一事属为人之道的处世修养类。教育者应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使孩子的情感认识、社交能力以及价值观得到启迪和提高。

    建议:

    1、学会选择和拒绝。

    2、学会适度和合理。

    应该从时间、经济、效果、情绪等方面多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