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冬天(


  随着金融危机后遗症——通货膨胀的全面凸显,一度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引擎和信心支柱的中国,如今也陷入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内忧外患的双重困扰。

    全面飞涨的物价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生活品质迅速下降的同时,也预示着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生存越来越艰难:他们不得不在面对外部巨大市场压力的同时,面临提高员工收入的内部压力,接受通胀带来的内外成本快速攀升的双重挑战。

    钱,越来越不值钱。如不涨工资,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对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其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必定会向企业施加增加职工收入的压力,以缓和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矛盾。

    目前民强谈不上,国富是肯定的。国有企业给员工大幅提升工资没有问题,都是政府兜里的钱,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无可厚非,也理所当然。民营企业则不然,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日子将成为煎熬。因为民营中小企业不具备规模效益,不似我们强大的国家,有足够的储备和资源,可以坦然面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双重压力。

    通胀导致生产成本(原材料、能源)与运营成本(房租、广告费)的大幅上扬,必然会改变市场供求关系,特别是非刚性需求将迅速下降。

    刚性需求基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如粮食、蔬菜、食用油、汽油这些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你都必须消费的。但这类业务几乎都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上,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根本染指不了刚性需求的市场业务。显然通胀压力削弱的是消费者的弹性需求——有,更好,没有也能过。

    民营中小企业几乎都立足于弹性消费市场,如将通胀压力通过产品调价转嫁给消费者,势必导致产品销量进一步衰减,收入越来越少,费用越来越高,能否走出这个“冬天”,对众多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将是一场异常严峻的考验。

    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全面通货膨胀,注定了2010年的“冬天”将格外的寒冷。

    冬天,农民会将收获的果实储存起来;一部分鸟类和动物,会在冬天蛰伏(不吃、不动)——这就是冬藏。

      中医养生则强调冬季要滋阴养阳,护元守中,谨防阳气外泄,外邪入侵。

    对于企业而言,冬季,特别是2010年的冬季,就应该好好盘点自己的家底,聚集能量,看好家、护好院,练内功,同时做好对未来的战略规划。

    冬季,宜静不宜动;当然,适度的运动不仅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毕竟生命在于运动,但掌握好“度”,至关重要。

    冬季,有一个运动是可以无“度”的,那就是思想运动。在这个季节,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天马行空的构想未来。在2010年的冬天,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