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北部新区每平方公里“含金量”达6亿元
重庆北部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部,地域面积130平方公里。下辖人和、鸳鸯、大竹林、礼嘉四镇,人口9.6万。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的北部新区,北部新区是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之一,汽车产业和软件信息产业占了全市半壁河山。 增加工业用地“含金量”是北部新区一直追求的目标,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提高工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一方面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北部新区投资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企业落户,实现产出高、用地少的目标。
重庆北部新区按照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构建对外开放重地和展示现代都市风貌的要求,结合新区逶迤起伏、临水傍山的浅丘地形,采用“多中心、组团式”规划模式,拟开发建设人和、鸳鸯、大竹林、礼嘉、大云、黄茅坪和金山七大组团,立足自身产业和科技基础,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光电子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等现代制造业,以及出口加工制造等产业。北部新区实行"一区多园",开发建设汽车工业园、光电产业园、软件园、环保产业园、医疗器械园和出口加工区等。
两江新区是北部新区的蝶化、蝶变和升华。两江新区与北部新区,不仅是代管、统筹的关系,还有共生、竞争的关系。到2015年,北部新区每平方公里产值将达6亿元,人均GDP达2.2万美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5倍。北部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但我们仍要自加压力,五年后人均GDP达到2.2万美元,居全市首位;GDP达到74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总量的1/20,这意味着面积仅为130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区,每平方公里产值将达到6亿元左右。”
为实现目标,北部新区将全力发展汽车产业,形成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大型汽车配套企业,成为北部新区在全市、全国有发言权的亮点,到2015年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保持30%至35%的年增长速度,至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8亿元,服务业占到GDP增加值的46%,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强大的城市活力源泉。
重庆北部新区应借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成立于1996年9月,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的首批试点园区之一。管理模式:深圳高新区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行“开放式”管理体制,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之下,不改变政府各部门现有职权管辖范围。三级管理体制是指:决策层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方针、政策;管理层负责日常行政事物;服务层为企业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务。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产业导向、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和提供服务。投资环境:为促进和保障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高新区条例已正式实施。高新区积极营造完善的产业生态,激情的人文生态和良好的环境生态,实现“三网合一”的宽带网络,区内用户可通过10M/100M信息口实现高速上网。高新区获得ISO9002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三大体系认证。6万余名园区人汇聚这里,体现“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园区精神。
2009年,深圳有高新技术企业(市级)306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44家,数量占全国4%,是广东省的31%。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有3万多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605家。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成立于1996年9月,面积11.5平方公里,仅有14年的历史。2009年高新区深圳湾园区在占全市0.6%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市16.47%的工业总产值和17.49%的工业增加值。按照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来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221.80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52.12亿元,创造税收12.03亿元;按照高新区工业用地3.28平方公里来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777.65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182.73亿元,创造税收42.19亿元。
所以我建议重庆、深圳在产业、资源、市场上相互借鉴、支持、互补,这有利于共同发展。
2015年重庆北部新区每平方公里“含金量”达6亿元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