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丝行业,有这样一组数据:酸洗垄断钢材除锈40余年,每酸洗一吨钢材需消耗硫酸13.6公斤,产生污水150公斤,污泥10公斤,除去酸雾污染和对操作人员可能带来的职业危害损失不计,总成本约182元。
欣喜的是:上海亿浩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亿浩)的专利产品——无酸拉丝除锈机(专利证号:ZL01253959.7)的面市颠覆了这组数据。与传统的酸洗除锈相比,采用无酸拉丝除锈机对钢材进行除锈,除了使上述的耗酸量和产生的污水污泥等数据完全消失外,每处理一吨钢材还可节约成本20元左右。
如果说节约成本最让企业欢欣鼓舞的话,环保节能带来的更是整个社会的福祉。
上海亿浩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梁义先生
物理过程PK化学反应
众所周知,传统的酸洗除锈是根据化学反应,用硫酸等水溶液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等薄膜;而用无酸拉丝除锈机除锈则是机械作业,属于全物理过程。两者除锈的效果有何区别?无酸拉丝除锈机又是如何更胜一筹?上海亿浩经理梁义为全球五金网记者做出了详细解答。
酸洗是拉丝行业钢材除锈的最早办法,并且垄断行业40余年,而酸洗的种种弊端也随之困扰了行业人士40多年,这也是上海亿浩梁经理多年来致力于研发无酸拉丝除锈机的原因所在。
梁经理介绍,从除锈效果来看,酸洗有三个缺点。首先:氢脆。在酸洗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多的氢离子,并且扩散到钢铁的基体中,造成应力集中,超过钢的强度极限,在钢内部形成细小的裂纹,从而影响钢的强度,使钢材容易断裂;其次:过分腐蚀。由于酸的浓度控制困难,酸洗程度难以掌握,酸洗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酸的浓度过高或者处理时间过长都会对钢材表面造成过份腐蚀,从而影响钢材的光洁度和平整度;再次:返锈。酸洗后的钢材必须经过反复清洗才能将残酸洗净, 如此处理后钢材表面极易返锈。若钢材搁置一段时间不用,就需要重新返工酸洗,成本增加及工作效率降低。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无酸拉丝除锈由于是全物理过程,自然不会有上述三个困扰。但有人发出疑问:无酸拉丝除锈的确避免了酸洗的弊端,但除锈效果能否保障?
对此,梁经理信心满满。据了解,应用上海亿浩的无酸拉丝除锈机除锈一共分为4个步骤:一、剥壳;二、二次除锈;三、强制润滑;四、吸尘。在剥壳环节,剥壳率达到75%—80%;二次除锈采用的是精细的钢刷抛物线斜切技术,将残余锈迹一扫而光;强制润滑有加工和美化的双重作用,使钢材润滑鲜亮;吸尘的目的则是收集氧化垃圾、吸热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强制润滑环节,润滑粉的加入一直是行业的一个难题。由于润滑粉不易上,影响了机械除锈的效果,也一度造成了客户的不满。但方法总比困难多,通过全公司的不懈努力,上海亿浩又研制出了专门针对上粉问题的强迫润滑装置,成功解决了上粉难的问题,此款装置在行业内尚属首例。
上海亿浩无酸拉丝除锈机
科技环保PK耗能排废
酸洗除了在除锈效果上存在弊端外,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耗能排废。与之相比,无酸拉丝除锈机能名副其实的贴上低碳环保的标签。针对这一点,梁经理也给全球五金网记者做了一个比较。
前面提到每酸洗一吨钢材需消耗硫酸13.6公斤,同时由于传统工艺为了缩短酸洗时间,使用的硫酸含量都很高,酸洗后必须经过反复清洗才能将表面残酸洗净,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泥,平均每酸洗一吨钢材产生污水150公斤,污泥10公斤。
其实酸洗最大的危害还不在此,在酸洗过程中酸雾的产生对环境和工人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可计量 的。首先,酸洗车间污水满地、气味刺鼻,恶劣至极的工作环境严重影响了酸洗工人的身心健康;再次,酸雾会腐蚀吊车、槽体等设备及厂房,长时间腐蚀非常容易发生危险以及使得维修成本增加。最后,大量酸雾扩散出去,会影响厂区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使大自然空气遭到破坏,容易产生酸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环保产业就被誉为“朝阳产业”,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力求节能减排。随着上海亿浩无酸拉丝除锈机的研发成功和投放市场,拉丝行业人看到了机械除锈的成本节省,更看到了这项工艺的环保力量。
如今,客户频频上门采购,用无酸拉丝除锈机除锈已在国内拉丝行业普遍流行。当问及是否有开拓海外市场时,梁经理非常自豪。他说,环保无国界。日本虽然最早拥有这项技术,但由于配件等费用高,造成市场销售阻碍,而上海亿浩的无酸拉丝除锈机以其完善的工艺、合理的价格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现公司产品已热销西亚、非洲、印度等地。
机械除锈代替酸洗,提升了除锈质量,推动了产业升级,达到了节能减排,上海亿浩的无酸拉丝除锈机对于拉丝行业具有革命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