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爱而行——和志愿者的分享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张楠,一名志愿者,在这条路上行走了有5年左右的时间,不算是一个成功者,我还在爱的道路上继续行进,继续学习,继续摸索,这条道路不像其他的道路可以有很多的借鉴。

  今天来了很多的同学,我想了解一下有过志愿服务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举手)谢谢大家。有了你们我在这条路上不再孤独,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一样,都不是孤独的前行者。这么多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我想了解一下,是为什么让你们走上这条道路的?这也是很多人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现场同学回答)再次谢谢这几位同学。谢谢你们。

   那么今天我将借用大家一点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志愿经历。说起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其实是很偶然,但是却也是很正常的,是水到渠成的。偶然是在2004年我在人民大学读书的时候,当时身边很多同学都在讨论奥运志愿者的话题,在我的网友中也有几个人一直在说去做志愿者的事情,志愿者是什么东西?不了解,去查了一些资料发觉很有意思就去参加了,每次在去志愿服务的路上都是影单影只,我想我需要一些人陪伴着一起去做,于是在进入学校的第二个月就申请成立中国人民大学青泽志愿者协会。这是偶然。

    说正常要从一个人说起,照片上这位女性是我的母亲,我认为母亲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她不仅给予了我生命,也带给我很多的人生路上的借鉴。我的母亲高中毕业一直在小学任教,教了30多年的书,在农村算是一个知识女性。也可能由于此母亲在很多地方都认识了很多人,因此村子里经常会有人找母亲帮忙,做这些事情做那些事情,母亲也是很乐意的帮助邻居和村民做一些事情,也经常往来于乡里和村子里。由于目前的忙碌,年幼的哥哥和我吃饭有时候就成为一个问题,在还不会做饭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村子里邻居家、学校的老师家里或者其他村民家吃饭,他们待我和哥哥都很好,可能是由于母亲在帮助他们的缘故吧,但是年幼的我却不知道这些,我只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帮助着我们。这样一颗善心就默默地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种子,我却丝毫不曾发觉。

    在我小学、初中、中专的时候,一直是学生干部,班长、学生会主席等很多的职务,当时只是很过瘾在学习之余有这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因为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很充实,这些生活也很像我小的时候的生活。因为母亲经常就是忙忙碌碌的,经常不在家,我回家之后写完作业就是伺候我自己养的鸡子和在院子里种的花花草草,有的时候会将目前乱糟糟的办公桌收拾整齐。可能在我内心深处忙忙碌碌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却不知忙碌的背后是在为同学们服务,善心的种子正在发芽。

   再后来在石化集团上班,经常在野外,业余生活很少,也很枯燥。于是我就开始张罗着做一些事情,建立图书室、成立小卖部、出黑板报,做了很多的工作,可能在老同事的眼睛里这是一个傻小子,或者说粗俗一点是愣头青。虽然这些工作占用了我很多休息的时间,但是我却很享受这些事情,这些事情让领导很喜欢,也让一些同事们很受欢迎。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再是那么单调,他们外出打牌、喝酒的次数有所减少,刚好也迎合上级组织搞的建立学习型钻井队的要求。这个时候善心和爱的种子开始要发芽。但是一向后知后觉的我却丝毫不曾察觉,我一向不是很善于思考,这一点没有继承母亲的优点,这一点显得有些浮躁。

    离开石化集团在北京读大学,机缘巧合让我择爱而行,并开始接触志愿服务,并最终走走上志愿服务的道路。一路走到今天,这期间也有一些感触。

          在2006年夏天,我的一位至亲亲戚到北京,因为刚好要准备着去安徽社会实践,没有很好的陪伴,而且言语中一直在谈论志愿服务,她回家之后向妈妈说我有点不着调,有点神经,慈善是富人的游戏,我在那里做什么,不好好读书。在母亲眼睛里我一直是一个很乖巧,也很值得她骄傲的孩子,当听到这些话之后,母亲开始向我施加压力,我也很困惑。后来在安徽社会实践结束,我到了上海,见到母亲之后,将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视频和照片展示给他们,慢慢的他们接受了,她们心中也是有爱,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也就理解了我的行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没有疯掉,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是叮嘱我注意身体。

     自此之后一直风平浪静,在最近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也难怪我今年都27了,马上就奔三了。俗话说“三十而立。”而我却还是有点不着调,辞去非常有潜力的北京市民政局的工作,执意要回家,回到河南这半年来一直不是很稳定,母亲的担忧再次出现,其他亲人们也开始有一些担心。有的说“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去照顾别人?”“张楠完全生活在别人给编织的光环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太不考虑实际了,过于自私”,什么样的话语都有,母亲虽然很理解,这么久一直默默支持着我,但是她禁不住耳边风的不断吹起,开始和我沟通,希望我收手,放弃这些。

  其实这个期间我也有考虑和反思,也有过痛苦的挣扎。想过放弃,痛苦过,不瞒大家说为此还哭过鼻子呢。

   最后我决定还是要坚持,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是做一辈子的好事很难。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家庭压力,我必须面对,这是作为志愿者的根本,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连家庭都不爱的人怎么能为服务?那么我需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学会取舍。不能放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志愿服务上。这就引起了一个话题,志愿服务是什么?刚好我也说了很久,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也谢谢嗓子。

   (现场发言)谢谢我们可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积极支持。志愿服务是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也有的理解为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

    志愿者是什么?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在这里有几个很明显的特征:非职业化、非营利性、志愿性。那么就是我们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精力、去做一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这就是志愿服务,我可能在一段时间把这个问题颠倒了,造成了一些困惑。因此我在思考之后决定有针对性的,在力量范围之内的,在取舍中去做一些事情,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志愿者,不是救世主。

   所以再次也想和大家分享,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位前辈的话语:生活第一,工作第二,志愿服务第三。在我们学生中间就应该是,生活第一,学习第二,志愿服务第三,请不要对志愿服务那么狂热。

择爱而行

    如果你想去做志愿服务,当然欢迎。我们也期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不仅对我们个人有利,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丹石需要大家有几个问题去思考:

    1、你是否真的喜欢这件事情?为什么?

     2、你能拿出来多少时间去做这些?能够坚持多久?

     3、你有什么经验、技能可以与人分享?

    4、你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5、你是否愿意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6、你是否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

   为什么要这么多的要求呢?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一些小故事来说明这些要求的必要。

   1、是否真的喜欢这些事情,如果你是发自内心的愿意,那么内心的主动能力就会促使我们不断向前,而不是被动的因为去做。主动去做是我们内心自然情感的流露,做起来也会顺畅很多。要被动的就会在很多时候违背我们的意愿,做起来也会心情烦躁,那么就会让你的服务对象不舒服,而且还会产生负面的效果。(故事分享略。)

   2、拿出来多少时间去做,往往会有一些人考虑的并不是很周全就去做了。比如在我刚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我在一家打工子弟学校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项目,做了一段时间,刚刚和孩子们熟悉起来,由于距离远,学习任务中等诸多原因,我在没有任何告别仪式的情况下离开了,也许孩子们会不舒服,南瓜哥哥怎么不来了?为什么?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显然是有一些不合适的,他们是那么欢迎我,那么信任我,而我却在没有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离开了。

    3、我们有什么经验和技能去分享?我经常关注到,很多的同学都在坐着一样的志愿服务,敬老、文明交通、关爱农民工子女,但是有没有想过你是否真的适合做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和我们的专业、你的爱好、你的技能,你的学习有帮助吗?如果没有那么可能会出现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己选择离开,如果我们可以很好的结合,那么你就有机会在爱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如果可以将我们既往经验、技能、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仅对我们学习有促进的作用,也会对我们志愿服务有很好的帮助。

    4、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在10月份的时候我没有做多少志愿服务的事情,刚才提到了我在做一些自我反思。在这个期间我有很多困惑没有解决,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那么这样去做,可能就会显得唐突。试想这边四级英语考试没有过?刚刚和宿舍的人吵架?刚刚和恋人分手,这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去参加志愿服务会有什么效果?

   5、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拿敬老志愿者来说,也许很多志愿者会觉得比较贴近。那么去之前你是否知道敬老院在哪里?周边是怎样的状况?老人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有着怎样的需求?你接对的服务对象有着怎样的特殊情况或者一些个人的信息?和老人接触该注意些什么?等等很多的问题在里面,也许下面的一个小视频可以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6、掌握沟通的技巧。记得再一次志愿者分享上,有一位志愿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支有中外社工专业教师团队组成的志愿者他们在研讨会之后,参观一个福利院,在福利院里面发现我们的中国老师都不灵,孩子们和老外们却很开心的在玩,并不是孩子们没有见过老外,而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的老师站在那里问孩子们你叫什么?多大了?从哪里来?老外们蹲下来用生硬的汉语邀请孩子们带他们玩。一个站着,一个蹲着,一个在问个人问题,一个邀请一起去玩,你说孩子们会倾向于哪一个?

   虽然说志愿服务是非职业化援助,但是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慎重考虑。

   时间过得很快,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志愿服务感受。做志愿者的过程在我看来就是发现自我,晕啊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再简单一点就是做回原本的自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给大家分享一些故事。(故事略)

   最后,有人会问,做志愿者究竟能够带来什么?首先志愿服务会和我们个人带来变化,其次志愿服务也会给我们的服务对象带来变化。我将和大家分享我和志愿服务对象小丽的故事。

   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但是有句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临结束时,让我们看今天的最后一个故事——《捡拾海星的男孩》,我们一个人捡拾海星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大家都去,十个人,二十个人,三十个人,或者更多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变化?

    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不是一句口号,不是印制在条幅上,不是写在报告中。而是在实际行动中,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我坚信公益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