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拼车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最有效办法
黄少华
如何解决北京等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一个多月来成为上至国务院及相关管理部门、下至平民百姓持续热议的话题。交通问题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个人息息相关,涉及的不仅仅是交通成本,更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
10月20日,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有关交通规划的一揽子计划,其中控制机动车数量方面肯定会有措施,确定后交通部门会公布。其后,北京将征收“拥堵费”的传言也不胫而走。而已经被付诸行动的,是车船税的改革。据悉,新车船税将乘用车按排气量大小分档计税,排气量为1.0升排量以下车型减收,排气量为1.6升及以上车型的税额幅度将大幅提高。
可怜的中国车主再一次成为“唐僧肉”。更可恨的是,各种莫名其妙的税费总是打着节能减排、减少拥堵的幌子,大有“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之意。
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改善北京道路交通状况N种手段的成本和效果:
1、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当然,这是最根本也是最终极的解决方式。然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更需要一个聪明智慧的城市管理者团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2、中心城区外迁:这些年来,一些学者不断呼吁,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功能太集中了,呼吁将中心城区外迁。然而,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迁城涉及太多的问题和太多人的利益,可能性太小。
3、限制公车出行: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封存50%的公车为奥运交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人们对限制公车出行充满了期待。然而,公车改革好比长征,需要的不仅仅是决心和毅力,更是对无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信念。
4、提高轿车使用成本:这是相关部门最愿意看到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从油价上涨、车船税上调、开征拥堵费和牌照拍卖费等,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交通压力,似乎最简单有效。然而,这与“十二五”规划中的“民富”和和谐社会的理想相背离,容易引起众怒。相关部门显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5、鼓励拼车:尽管“钓鱼执法”让很多人后怕,但公平、正义的力量还是顽强地生长着。在各个小区论坛里、拼车网站上,拼车信息随处可见。对于这种既省钱、又省力的方式,群众显然是欢迎的。然而,还有更多的人,害怕不幸被“钓鱼执法”,只能无奈地对拼车说“不”。因此,我们呼吁,将拼车合法化,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拼车,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城市拥堵。
6、禁售10万元以下的车型:在某知名网站,持该观点的帖子一炮而红,当然,与民为敌的帖子,后果你知道的。
综上,笔者认为,鼓励拼车是目前解决交通拥堵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也是成本最低的办法。笔者有一位朋友,家住燕郊,经历了“千人挤930公交车”的可怕经历之后,毅然决然买了辆车。然而,每天30元的过路费、居高不下的油费和各种高额的用车成本也是他的心头之痛。为了减缓经济压力,他每天经过930车站的时候都会拉上3个人,每人收上10元钱。“别人都收20呢。我又不是想挣钱,就是空车也浪费,拉几个人,既帮了别人,又省出过路费,何乐而不为?”
笔者听到他的故事时,有些惊悚:“你不怕被钓鱼执法吗?”自从上海某著名的“钓鱼执法”案件发生以来,很多人谈“拼车”色变,当初被钓鱼的司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竟然砍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开胸验肺”和“以身试药”。尽管后来交通执法大队被判违法,但钓鱼事件仍时有发生,成为和谐社会里最不和谐的音符。
“上下班顺路带人不能算非法营运,因为它不直接以赢利为目的。”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对拼车推崇备至。他认为,交管部门应该合理利用拼车这种行为,以减轻道路负担,并出台鼓励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拼车行为。关键之处,在于解决“非法拼车”与“合法拼车”的界限问题。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拼车都是合理、合法并备受鼓励的一种行为。在德国、新加坡等,赶上交通高峰私家车空车上路得遭罚款。美国也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拼车”出行。出入曼哈顿岛的桥梁和隧道是纽约的交通瓶颈,在早高峰期间仅供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乘员的车辆使用。在人均拥有1.8辆汽车、世界上拥有汽车最多的城市洛杉矶,专门设立专用道和智能电子收费系统,如果超过3~4个乘员同乘一辆车,就可以使用快车道。
虽然,鼓励拼车有可能造成更多的黑车上路,并影响出租车及相关利益集团的效益,但与解决拥堵和节能减排的大方向相比,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白璧微瑕”。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只要好的一面更为突出,我们就应该加以鼓励,并想办法尽量解决不好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因噎废食,因为害怕黑车而抵制拼车。
如果相关部门因为害怕麻烦,害怕一己的利益受损,而否定和拒绝拼车行为,是不是也是一种“与民为敌”的行为呢?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独家授权搜狐汽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