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360与QQ大战中倍受关注的“360扣扣保镖”软件送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检测的结果发布。按照360向媒体发的新闻通稿中的表示,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公布的对360扣扣保镖(版本号v1.0.0.1005 )的检测报告,证实了360扣扣保镖不是木马病毒,也不存在所谓“后门”和窃取用户隐私、复制QQ好友信息的行为。
按照360的看法,这个检测结果是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其实,这个检测结果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首先,该检测结果只说明了“360扣扣保镖”软件并非一个木马病毒产品,但根本没有判断其相对于腾讯QQ来说是否为一个“外挂”产品。
在360与QQ争议之中,“360扣扣保镖”软件的性质一直是360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一个焦点问题。整个事件中,该软件争议的焦点为是否是一个外挂产品,而并非是木马病毒。要是该软件被证实为一个木马病毒产品的话,360的行为恐怕就不是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是涉嫌构成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
此外,本次送检采用黑盒测试的方式,从信息安全角度来检测该软件是否一个计算机病毒或木马,而不能判断其是否为一个“外挂”产品。“360扣扣保镖”的外挂性质是不可争议的,其对QQ强行外挂嵌入,彻底改变了QQ软件的正常运行和用户对其功能的使用。这种利用外挂插件恶意地对竞争对手软件完整性进行破坏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60借检测“360扣扣保镖”并非为木马病毒来宣传是一种混淆视听的做法,完全偏离了此次事件中争议的核心问题。
其次,360送检行为的程序不合法,直接导致此次检测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尽管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为国内一家中立的、权威的、第三方评测机构,但是由于360将“360扣扣保镖”送去检测的程序不合法以及送检的样本问题,让这种评测结果仍然难以令人信服。一方面,由于送检软件完全由360一方提供,缺乏网民、腾讯或第三方机构的监督,送检的软件与360向广大网民所发送的软件版本是否保持一致,值得怀疑。更何况,从证据学角度,数字化软件产品非常容易被修改,数字取证的程序要求规范公正。我国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立法,但至少一点整个软件被检查、取证过程必须是受到监督的,完全由360一方主导的送检工作是不具有公信力的,必须要受到网民、腾讯或者第三方机构委派的专家监督。
同时目前在网络安全领域,360、金山等公司都普遍采用云查杀技术,可以通过服务器直接向用户电脑下指令,对用户及竞争对手利益的侵犯完全是通过服务器端来操作,根本不需要本地客户端来完成。360将“扣扣保镖”的客户端软件的送检,不出意外肯定会得到一切正常的结论,这种检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此,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的这份“360扣扣保镖”检测报告不具有任何法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