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强拆案提千万私了费会不会是个陷阱?
昨日,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通报称,中共太原市委13日晚对晋源区古寨村“10·30”案件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其中,晋源区副区长计建中、区住建局副局长王全有被立案调查。另据死者家属讲,现已有人开出几百万元的价格,欲私了此事。(15日新京报)
尽管近年来恶性强拆事件屡屡发生,太原“10·30”强拆案还是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如今犯罪嫌疑人被刑拘,相关官员也被立案调查,人们正在拭目以待事件的进展。然而,在此焦点时刻,官方提出千万元天价赔偿私了的动议,不禁又让人冒出一身冷汗:这会不会又是一个惊天大陷阱?
眼下强拆致人死伤事件,政府或者开发商作出赔偿的情况并不少见,更有极个别的公然叫嚣,死了人不就是赔个几十万嘛!事实上,对于利益方而言,只要强拆成功,就是赔几万、几十万甚至于上百万都是小菜一碟,这也正是强拆冲动难以遏制的关键所在。虽说生命无价,可令人瞠目的千万元私了费,还是把人给砸懵了:如此“慷慨”的背后是不是掩藏了什么?
太原强拆案五旬老人被殴致死,死者家属及群众怀疑当地政府是幕后主使,虽然真相到底如何,尚等有关方面调查,但官方暗示高价私了,怎么看都像是封口费,死者家属一旦接受了这个条件,自然就得保持缄默,表明“谅解”的态度,进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但真相可以不再追究,涉事官员也就能够因此而逃避问责。而且,官方如此舍得投入,会不会还有什么可能更令人震惊的内幕意欲捂住?
更让人捏着一把汗的是,这高得出奇、与其他地方相距甚远的私了费,会不会是个硕大的诱饵,倘若死者家属接受这个条件,并且收下这千万巨款,将被以敲诈勒索政府罪而拘捕判刑?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少数地方对迟迟难以达成补偿协议或者因此而上访维权的拆迁户,先许以赔偿承诺,然后以要挟、威胁、敲诈政府的名义将其拘留甚至定罪判刑的时有所闻,谁能保证当地官员没有以此手段变被动为主动的动机?不然,为什么要让死者家属更换官方聘请来的律师?
死者家属或许保持了这份警觉,或许在他们看来金钱比正义更可贵,因而选择了拒绝。而无论从常识层面还是从法治层面来说,即使死者家属依法依规获得补偿,也不能成为相关责任人免责或者减轻处罚的理由。花钱摆平,补偿了事,往往正是少数地方官员和开发商有恃无恐,走火入魔,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甚至生命权利实施暴力强拆的动力,也是强拆恶性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