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的技能与技巧


标杆管理的技能与技巧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谭小芳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寻找最佳管理标杆,向行业典范学习是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谭老师推出标杆管理培训课程,旨在帮助经理人掌握标杆管理的技能、并系统讲授了组织实施标杆管理的过程与方法,详细介绍了标杆管理准备,标杆项目选择、标杆团队组建、标杆伙伴选择、标杆数据收集,标杆数据分析、标杆项目实施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经理人将从中了解到实施标杆管理的具体知识,切实提高标杆管理和项目实施能力,最终为企业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标杆管理,70年代末由施乐公司首创,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企业标杆管理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标杆管理的基本环节是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绩效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收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将本企业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达到优秀绩效水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企业绩效的最佳策略,争取赶上和超过对手,成为强中之强。标杆管理方法蕴含科学管理规律的深刻内涵,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如今,标杆管理已经在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企业战略、研究所管理、教育部门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不断拓宽新的应用领域。据美国199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标杆管理,其中包括AT&T,Kodak,Ford,IBM,Xerox等。

企业面临很大竞争压力,我们在整体实力上可能不如对手,但我们能否创造更多的业务模块优势?或使原有模块优势加大领先差距?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自我助推力?企业除研究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模块,获取经验、寻找并缩小差距外,还需要进行自身的标杆突破。谭小芳老师建议:企业需要通过标杆管理来整合、共享公司各种资源,使有效的管理模式内部推广化、扩大化,全面激发人员潜能,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为什么选择标杆管理?“杆”是参照物,“标”是达到或超越参照物的标准,“标杆”是一个值得模仿的榜样,可以是人、模式、方法、流程、或是某一个具体标准。“标杆管理”就是通过模仿和创新来达到或超越标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简单的讲,就是如何有效运用“拿来主义”。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目前,国内的标杆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同业对标”的初级阶段。还没有上升成为可以融入全方位企业管理的工具。纵观世界500强,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运用标杆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具,美国国家质量奖得主则无一例外的将标杆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令国人引以自豪的“海尔”也是运用了标杆管理的部分原理才成功的开创了OEC、SBU等管理模式。

标杆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的方法论,企业如果掌握了这种管理思维,不但可以加速创新,还可以使战略有效落地。学习标杆管理法,企业将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战方法,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使某一模块迅速成为行业第一,从而奔向卓越。从观念上消除标杆管理只是一种时髦的管理工具、对标工作只是一项阶段性任务的错误想法,也消除了管理者为对标而对标的工作态度,并区别了仅研究竞争对手的片面的竞争性对标、宏观的战略对标、和片面的同业对标思想。谭小芳老师(预定谭老师标杆管理培训,请联系13733187876)认为,具体的标杆管理培训收益如下:

1、通过标杆思维的再造,从模仿到创新的方法入手,注重企业全面整合改善,多方面资源的整合运用,参训领导、管理者甚至普通员工可以变成具有敏锐洞察力、标杆思维能力的工作中的思想者、变革者、创新者。

2、通过学习标杆管理操作案例,掌握掀起企业内部对标、创标热潮的文化管理工具,以哲学的方法论来挖掘企业的未开发潜能。将标杆管理深化到专项标杆管理、基层文化建设、直至全员岗位对标、岗位创标之中。

3、当场组织指导管理工作的创标改善计划。以确保学员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方法能够全面理解、重点运用,对任何管理改善工作可以掌握指导操作能力,并对企业精细化运动之中的全员创标思想得到充分的认识,为企业全面能力塑造创造了条件。

标杆管理入门的话,首先要掌握如下标杆管理的技能——
◎ 技能点1:如何掌握标杆管理的含义
◎ 技能点2:如何初步界定最佳实践的标准
◎ 技能点3:如何详细界的最佳实践的标准
◎ 技能点4:如何确定实施标杆管理的理由
◎ 技能点5:如何获得实施标杆管理的好处
◎ 技能点6:如何确定标杆管理目标的种类
◎ 技能点7:如何确定标杆管理的类型
◎ 技能点8:如何选择标杆管理的实施时间
◎ 技能点9:如何制定标杆管理实施计划
◎ 技能点10:如何解决在标杆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

按照选取基准对象的不同,谭小芳老师把标杆管理分为两类:外部标杆管理和内部标杆管理。
一、外部标杆管理

外部标杆管理就是以其他的企业作为标杆单位而进行的标杆管理。它是为了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比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作为基准,进行了标杆管理。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选取国外的大公司全方位的进行标杆管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72年,在世界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4位,而中海油排名50位左右。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发展历史上跟中海油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中海油跟它的差距又很大,有一定的可比性。这也是中海油选取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作为基准对象的原因之一。通过标杆管理中海油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外部标杆管理为企业提高战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内部标杆管理

参照标杆管理的基本思想,把标杆管理应用到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中,就是所谓的内部标杆管理。内部标杆管理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辨识企业内部最佳职能或流程及其实践,然后推广到组织的其他部门,不失为企业绩效提高最便捷的方法之一。美国雅芳公司在1990年实施内部标杆管理。雅芳公司按地区在全美建立了5个客户服务中心。但每个中心都有一套自己的服务方式,这种各自为政的方式造成了企业运作的低效率。因此建立一套统一的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由于五大中心的实际情形不同,因此很难判断出哪个地区的行为是最优的,这样雅芳的管理者便建立了一个逻辑上的“稻草人”模型,这个“稻草人”是对各个地区最优行为的总结。雅芳公司把“稻草人”模型作为推行内部标杆管理的基准对象。通过推行标杆管理,雅芳的业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内部标杆管理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整合企业的基础管理提供了一个模式。

谭小芳老师表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在实施内部标杆管理的过程中,要作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引起各单位的足够重视;第二,企业在实施内部标杆管理的时候,可以参照雅芳的做法,召集各单位的领导共同商讨,把每个单位做的好的东西提炼出来,最后形成一个虚拟的标杆单位,它是各单位最佳行为模式的集合体。这样,在推行标杆管理的过程中,部门之间就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保证标杆管理的成功推行。第三,大型企业的标杆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的部门车间之和车间的班组之间。

下列几条是成功的标杆管理活动对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

(1)高层管理人员的兴越与支持;

(2)对企业运作和改进要求的充分了解;

(3)接受新观念改变陈旧思维方式的坦诚态度;

(4)愿意与合作者分享信息;

(5)致力于持续的标杆管理;

(6)有能力把企业运作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7)能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集成供管理层和员工使用的信息;

(8)有致力于与顾客要求相关的核心职能改善的能力;

(9)追求高附加价值;

(10)避免讨论定价或竞争性敏感成本等方面的内容;

(11)不要向竞争者索要敏感数据;

(12)未经许可,不要分享所有者信息;

(13)选择一个无偏的第三者在不公开企业名称的情况下来集成和提供竞争性数据;

(14)不要基于标杆数据向外界贬低竞争者的商务活动。

总之,谭小芳老师表示,企业要生存,要获得竞争能力,就要全面实施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组织和文化变革的种子。标杆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帮助企业获得世界一流的竞争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标杆管理必将在我国企业广泛展开,并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