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层住宅大火后,让人们对高层住宅产生恐惧。特别是那些超高层住宅。
2007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大火;2009年,央视新大楼大火,曾给高层住宅敲响过警钟。
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每14层应建一个避难层。
所谓的避难层,就是用特殊的阻燃材料建成的一个楼层,地板、天花板、楼梯等都有较强的防火和耐火性,而且避难层还要配备专门的增压设备,将空气往避难层外压出,防止浓烟和烈火的侵入。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封闭式避难层还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并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等等。
理论上,只要楼不塌,避难层里人员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按照规定,高楼在54米高度内就应设置第一个避难层,这样避难层一般可处于消防车的营救高度范围内。
有资料显示,在正常情况下,要将一幢30层高、每层有240人的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全部疏散至室外,需时约78分钟。在紧张慌乱的情形下,要在楼梯间内长时间行走,绝大多数的人会体力不支。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避难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目前来看,避难层大多在公建项目中才有。
高层住宅发生火灾自救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因为消防官兵携带的空气呼吸器,一个钢瓶的气能够使用25分钟到半个小时。最好的进口消防云梯车举高才54米,仅能达到10层到12层左右的高度,消防水带的直接供水高度也只有150米,10层以上的住户一旦发生火情,只能采取自救的方式灭火。
如此看来,高层住宅是高度危险的。
文/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