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彻悟大师云: 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
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
(二)订课念佛
有位居士叫做赵茂林,他曾经在苏州 报国寺皈依印光大师,大师勉励他要坚定自己的信愿,好好念佛。两年后,他偕同家人来拜见印光大师,大师第一句话就问他︰「两年来,你的信愿坚定吗?念佛的功课有订定吗?」
这位居士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结结巴巴地说︰因为要管理饭店及工厂的事,非常繁忙,所以并没有定念佛功课。但是我对净土法门的信愿是深切、坚定不移的。」
大师听了,脸色严正地说︰「要订定念佛功课,这样才是真正地信愿坚定不移;不订定念佛功课,表示对念佛的信愿还没有坚定,你还要痛切地用功念佛!」
很多人学佛都患有一种毛病,认为自己对念佛的信心很坚定,也想求生极乐世界,但是因为很忙,所以没有时间念佛。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不能订定念佛功课,真切实行,就表示对念佛的信愿还没有坚定。这是检核自己对念佛是否真有坚定信愿的方法,我们真的信愿坚定不移吗?就看我们有没有把每天念佛的定课落实了。
根据祖师蕅益大师之言,蕅益大师云:“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都将名号持至如铜墙铁壁般了,你能说他行不猛吗?由此可见,念佛得往生,还是要信、愿、行三者结合的,没有信就不会有愿,但有愿又不落实,则愿就成空了。
必须是信、愿、行三资粮具足,由真信生切愿,由切愿而导猛行,信、愿、行是三而一、一而三,这才是真正的信真、愿切、行实!
信与愿,一定要坚定,但于行方面呢,存在一定的的争议。功课猛不猛呢,这个还是要依据具体情况。比如说有的人,不适合老加功课量,有的人适合加功课量,各人情况不同,所以行愿的猛不猛,要辩证看,既不能以具体情况来偷懒,也不能以行愿要猛来霸王硬上弓,勇猛精进成懈怠的例子是不少的。所以,行的方面,一方面要尽可能猛一些,另一方面也要用上智慧。勇猛加智慧,这样的“行”,才是“行”得实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