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我改编的《80天环游地球》(图文漫画本)


说明:因为凤凰出版社这个月底将要出版我的一本原创小说《木鱼的歌声》,所以现在把我去年在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改编名著《80天环游地球》(图文漫画本)推荐至此。

 

(全国新华书店和各大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当 当 价:¥12.50

定  价:¥18.00 折扣:69折钻石VIP价:¥11.90

顾客评分:已有2人评论

    库  存:有货,可送至全国

    作  者:庞永华 改编,夏吉安

    出 版社: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5-1

  • 版  次:1页  数:318字  数:180000
  • 印刷时间:2009-5-1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
  • 印  次:1

内容简介

斐利亚·祸克是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一位绅士。1872年的一天,他以两万英镑为赌注。与伦敦改良俱乐部的会友们打赌要在八十天的时闻内环绕世界一周。福克在旅行中遇到了许多艰难曲折,比如恶劣天气、火车事故、劫匪抢劫列车、甚至糊涂侦探的追捕和阻挠等等。面对这些。福克镇定自若,应付自如,处处表现出他的绅士风度、坚毅果敢和勇于助人的品格。对于福克先生而言,比输赢更重耍的收获应该是这段具有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和那位善良美丽的艾娥达夫人……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著名书籍。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目录

序 科幻小说之父的巅峰名著
第一章 新仆人路路通
第二章 路路通很满意新主人
第三章 在俱乐部里
第四章 路路通大吃一惊
第五章 伦敦市场出现新股票
第六章 侦探费克斯
第七章 福克先生的护照
第八章 路路通打开了话匣子
第九章 顺利通过红海和印度洋
第十章 路路通弃鞋而逃
第十一章 福克高价买大象
第十二章 冒险穿越森林
第十三章 英雄救美
第十四章 艾娥达夫人的隐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新仆人路路通
1872年,在赛微乐大街7号的伯灵顿花园里,住着一位名叫斐利亚·福克的先生。
他四十岁上下,面容清秀,身材修长,是一位典型的英国绅士。尽管他沉默寡言,处世低调,可他仍然是伦敦改良俱乐部里最奇特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会员。
福克先生住的这座房子,以前就是闻名英格兰的伟大剧作家谢里丹居住的,谢里丹在1816年过世。对于福克先生,人们只知道他是位英国上流社会文雅有礼、相貌英俊的绅士,其他就一无所知了。
有人说过,他长得像拜伦,不过,他是个留着胡子和颊髯的拜伦,是个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的拜伦,是个面无表情的活到一千岁也不显老的拜伦。
人们猜测,福克先生是个英国人,但很可能不是伦敦人。
原因很简单,从来没有人在伦敦的交易所、银行,或者任何一个商行见过他;伦敦的码头和港口上,也从来没有一艘斐利亚·福克先生名下的船;这位绅士也不曾在哪家董事会中露过面,不是任何一个行政委员会的成员;他的名字从来没有在律师协会、圣殿骑士团会堂、林肯院中出现过;他也从未进过大法官裁判所、王座法院、高等法院、教会法院中打官司;他不是工业家,不是批发商,不是零售商,也不是从事农业的人;他还不是大不列颠王家学会会员,不是伦敦学会会员,不是法律学会会员,不是拉塞尔学会会员,不是西方文学学会会员,也不是直接隶属于国王陛下的艺术与科学联合会的会员。总之,在英国首都多如牛毛的各种协会中,从未有人见过他的身影。
他仅仅只是伦敦改良俱乐部的成员。
他进入这个声名显赫的社团,也是通过银行家巴林兄弟介绍来的。他在巴林兄弟银行里开了户,帐户中总是留有存款,开出的支票也都能立即兑现,因此获得了良好的信誉。
他富有吗?答案是肯定的。
他是如何发财的呢?这恐怕连消息最灵通的人士都无从知晓。
不过,他从不浪费,也不吝啬。一旦有地方缺少公益事业或慈善事业经费,他都慷慨捐助,并且从不留名。
总之,没有人比这位绅士更不喜欢交际了。
他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似乎因为说话少而显得更加高滦莫测。他的生活非常刻板,每天总是分秒不差地做同样的事,这就使一些想象力丰富且心有不甘的人想探个究竟。
他旅行过吗?有这个可能。
因为他对世界地理了如指掌.即使是最偏远闭塞的地方。
有的时候,俱乐部会盛传某旅行者失踪或者迷路的消息,他只需要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就可以澄清这些流言蜚语。他往往提出几种确实存在的可能性,结果总能证实他的猜想,就好像他有一双千里眼一样,亲眼目睹了才这样说的。
他十分渊博的地理知识和运筹帷幄的天资,以及对流言或传闻的准确无误的预言和判断,人们猜想,他一定是一个曾经走南闯北、东漂西泊过的人。
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福克先生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离开过伦敦了。
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就像钟表一样。
他每天上午十一点半,就准时离家去俱乐部,在固定的时间,用固定的桌子,甚至用固定的姿势就餐。他从不请人吃饭,也不接受别人的邀请,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他从不睡改良俱乐部为会员准备的那些舒适的房间,每天都会在午夜十二点准时到家。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中,有十几个小时他是在家中度过,不是在睡觉,就是在梳洗。就算有时他会散会儿步,那也不过是习惯性地在俱乐部门厅细木镶嵌的地板上或者在回廊里踱踱步而已。这个回廊的顶部是一个装着蓝色玻璃的拱项,由二十根爱奥尼亚式红斑岩立柱支撑。他的中餐和晚餐是由俱乐部的厨房、食品储藏室、配膳房、水产供应处和牛奶房送来的美味佳肴。他对自己的饮食和餐具都格外讲究。每当用餐时,那些身穿黑色礼服,脚蹬厚绒软底鞋,神情庄重的俱乐部服务生,总要给他端上一套特制的瓷质器皿,放在萨克斯产的花纹漂亮的精美桌布上;俱乐部保存的那些式样古朴的水晶酒杯,也总要为他装满雪梨酒、西班牙产的波尔多葡萄酒或掺着香桂皮、香蕨和肉桂的葡萄酒;他的饮料也加了从美洲的湖泊里运来的新鲜冰块,清凉爽口。
吃饱喝足后的福克先生,唯一的消遣就是看报和打惠斯特牌。这种安静的娱乐很适合他的天性,他常常赢钱,赢来的钱也决不塞入自己的腰包,通常都做了慈善事业。看得出来,这位绅士绝对不是为了赢钱而打牌,而是纯粹为了娱乐。
所有的人都知道,福克先生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亲朋好友。他一个人生活在赛微乐大街的寓所里,从来也没有看到有人来拜访他。关于他在家里的私生活,更是无人知晓。
福克先生的这座房子算不得豪华,不过却舒适无比。他的家里,只用一个仆人。因为主人的生活习惯永远没有变化,所以需要仆人做的事也就不多。但是,福克先生对仆人的要求极其严格,那就是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按部就班,准确而有规律。
就在10月2日那一天,福克先生辞退了他的仆人詹姆斯•福雷斯。他被辞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主人送来的剃须水不是华氏八十六度而是八十四度。
现在,福雷斯正在等候来接替他的新仆人。
福克先生四平八稳地坐在安乐椅上,双脚并拢得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两手按在膝盖上,挺着身子,昂着脑袋,全神贯注地看着挂钟指针在移动。
挂钟结构复杂,能够指示年、月、日、时、分、秒。
按照他每天的习惯,到十一点半,他就离家到改良俱乐部去。
就在这时候,福克先生在小客厅里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刚刚被辞退的那个詹姆斯•福雷斯走了进来。
“新仆人来了。”他说。
一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走了进来,向福克先生行了个礼。
“您是法国人吗?”福克先生问,“名叫约翰吗?”
“我叫让,”新来的仆人回答说,“如果老爷您喜欢的话,就叫我‘路路通’好了。我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我天生多才多艺,什么事都难不倒我。我觉得我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先生,老实说,我干过很多行当。曾经作过闯江湖的歌手,当过马戏班的演员,我能像莱奥塔尔那样在悬空的秋千架上飞腾,也能像布隆丹一样在绳索上跳舞;后来,我又当过体育教练,是想让我的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最后,我在巴黎又当了消防队员,档案里还有我扑灭过几场危险火灾的记录呢!可是,到现在我离开法国已经五年了。我一直想体验一下家庭的感觉,不想再那样四处飘荡,所以才在英国给人当起了仆人。如今我没有了工作,知道福克先生您是全英国时间观念最强并且最喜欢安静的人,所以就自告奋勇地上您这儿来了。我希望能在先生您这里安安静静地生活,也希望能忘记过去的一切,甚至连‘路路通’这个外号也想把它忘了……”
“‘路路通’这个外号挺好,”福克先生说,“我知道您有很多优点,因为推荐人已经向我介绍过您的情况了。您知道在我这里工作的条件吗?”
“知道,先生。”
“那好,现在几点了?”
“现在是……”路路通说着伸手从背心的小口袋里掏出一只大银表,“十一点二十二分。”
“您的表慢了。”福克先生说。
“我的表绝对不会慢的!”路路通辩解道。
“慢了四分钟,”福克先生语气平静地说,“不过不要紧,您只要记住所差的时间就行了。好吧,从现在算起,1872年10月2号星期三上午十一点二十九分开始,您就是我的仆人了。”
说完这句话,福克先生站起身来,左手拿起帽子,用一种机械的动作往头上一戴,一声不响地走了。
路路通听到大门响了一声,这是他的新主人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听见大门第二回关上的声音,这是原先的仆人詹姆斯·福雷斯出去了。
寓所一片寂静。
赛微乐大街的这座房子里只剩下路路通一个人了。
第二章 路路通很满意新主人
路路通开始仔仔细细地察看这座房子。
“说真的,”路路通一边察看,一边自言自语,“我在杜莎夫人家里看见的那些‘好好先生’,跟我现在的这位主人简直没有一点差别!”
路路通所说的“好好先生”,其实不是什么活人,而是用蜡做的。这种蜡人做得惟妙惟肖,活像真的,就是不会说话。
路路通的确是个很聪明的小伙子,就在他刚才和福克先生见面的短短几分钟里,就已经把他这位未来的主人又快又仔细地观察了一番。
新主人大概四十多岁,面相高贵英俊,个子很高,略微有些胖,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气度和风采,他的发须金黄,额头光滑,牙齿出奇的整洁,几乎达到了那些相面人所说的“动中有静”的最高境界;他沉着冷静,眼神清澈,眼皮一动不动,有着典型的冷血英国人的形象。
这位新主人给人的印象是,他是一位各方面都四平八稳的人,一举一动,都是不轻不重,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简直像勒鲁瓦或厄恩肖的精密计时器一样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