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后时代 时速350公里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你我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2日讯(记者 徐晓)杭州多了一条黄浦江,上海多了一个西湖。

  运营半个月的高铁,成为沪嘉杭三地人们的出行首选。铁路杭州站的消息,半个月来高铁上座率一直在9成左右,早晚高峰和周末的热门班次,车厢会出现满员现象,售票处还会零星出售一些站票。

  高铁时代的到来,让杭州、上海这两座城市,乃至整个长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沪杭沿线的每一座城市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与希望之中。

  人们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工作、生活、休闲,甚至长三角的城市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都会因此悄然改变。

   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到底给沿线城市的人们坐火车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这两天,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走访调查。

  火车只是用来跑长途的吗?——不,现在快捷方便公交化了>>

  火车总是挤得站不下脚吗?——不,高铁的舒适环境接轨国际和航空>>

  火车只是追求朝发夕至吗?——不,我们的生活状态因此而改变>>

  火车的功能只是载人运货吗?——不,它推动信息知识技术飞速流动>>

  余杭党校工作的单先生的第一次高铁之旅,他觉得余杭到杭州的高铁票只要12元,非常划算

 火车只是用来跑长途的吗?

  ——不,现在快捷方便公交化了

   11月9日上午10点,78岁的王大爷来到杭州城站的高铁自动售票大厅。他好奇地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在一台自动售票机前站住,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小纸头,对旁边的志愿者说:“我打算买4张高铁票,11号早上的8点38分开的G7406次,到嘉兴南站!”

   “您第一次坐高铁吗?”一旁的记者问王大爷。“我是嘉兴人,听说高铁到嘉兴只用27分钟,票价41块钱也不算贵,打算和家人一起坐个来回体验一下高铁。”他告诉记者,为了感受高铁的速度,他专门查了高铁的班次,G7406次是从杭州站直达嘉兴南站的,中途不停车。

   据铁路杭州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为方便沿线的旅客出行,沪杭高铁一共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80对,其中时速350公里的“G字头”50对,时速250公里的跨线“D字头”30对,使沪杭线的客运能力大幅增长。在列车编排方,上海虹桥至杭州间开行的40对城际高铁列车以整点直达、停一站和停两站三种不同方式开行,每天运营时间从早上6:12起至晚上21:45,目前已经实现了高铁公交化。

   王大爷购买的G7406次高铁列车,从杭州站出发,中途只停靠嘉兴南和松江南两站。对于去嘉兴的乘客,这趟高铁相当于就是直达的,只需要27分钟。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王大爷手按触摸屏确定车次、目的地和购买张数后,往自动售票机里塞进了两百块钱,几秒钟后机器吐出了找零和打印好的车票。“这机器比人工售票好使多了,既快还不用排队,跟在上海坐地铁一样方便!”拿着刚买到手的车票,数数找来的零钱,他的调侃引来了旁边几位乘客阵阵笑声。

   这条沪杭线,对王大爷来说并不陌生。1950年,18岁的他考上了当时的杭州农业技术学校的茶叶专业,第一次坐火车从嘉兴到杭州。“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嘉兴到杭州,坐的是闷罐车,开了差不多五个小时。”王大爷回忆说,那时候火车的速度非常慢,几乎每站必停。火车票也非常紧张,寒暑假回家,排很长的时间还不一定能买到票。

  高铁停靠余杭南站,乘客们正准备坐高铁到杭州

火车总是挤得站不下脚吗?

  ——不,高铁的舒适环境接轨国际和航空

   记者曾在沪杭高铁开通前后,多次乘坐过高铁体验。如果说动车的座位已经很宽敞了,那么高铁座位的设计就更让人惊喜,座位前后排的距离非常大,乘客完全可以把两腿伸直。所有座位都可以180度旋转,如果是团队出行,大家可以面对面坐着聊天。

   同时,沪杭高铁独创的VIP包厢由6个舒适的红色座椅和一张大办公桌组成,并由磨砂玻璃将过道隔开。如果要开私人会议,只要按下座椅上的控制按钮,透明玻璃幕墙就会立即变成磨砂玻璃,私密性极强。

   目前在沪杭线上运营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为目前最先进的动车组,不但继承了动车组列车宽敞、明亮等传统外,还通过细节的完善将车厢布置得更加人性化。如每个座位底下都配有两个电源插座,方便乘客使用;乘客座位上方设置了空调风量调节装置等等。

   在速度达到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上,记者曾将一瓶矿泉水倒扣在餐车车厢的吧台上,“头重脚轻”的矿泉水只是微微晃动,并没有翻倒。记者留意了一下高铁的加速时间,从启动到飙升至最高时速350公里,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

   在快速运行的列车上,记者从列车最后一节车厢往前走,看着窗外的树木、高楼和同向行驶的汽车迅速往后退去,在列车车厢里行走如履平地,十分平稳。

  今年31岁的杭州人傅娟萍,是铁路杭州客运段动车队的指导车长。沪杭高铁开通首日,首班从杭州开往上海虹桥南站的高铁列车长就是她。从2001年大学毕业,她就一直在铁路客运段工作,到今年已经有9个年头。

  从绿皮车的乘务员到高铁的列车长,傅娟萍是动车队里为数不多的铁路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在她印象中,过去,火车很挤,很多乘客只有出远门才会坐。尤其是春运期间的“绿皮车”,人实在太多,交流基本靠喊,有些乘客还会在车厢里吸烟、乱丢瓜皮果壳,乘务员任务繁重,服务质量很难提高。

  “乘坐沪杭高铁的乘客,基本上都会有位置。”傅娟萍告诉记者,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动车组、高铁的公交化,高铁的上座率在9成左右。车上的工作人员也分工非常明确,两名乘务员全程站立式巡视服务,保洁员负责清洁工作,餐车服务员负责送餐。

  值得一提的是,沪杭高铁上的乘务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她们的年龄在18到22岁不等,9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她们除了英语口语水平较高、能与外国乘客沟通之外,还会一些简单的手语,能和聋哑人交流。

  列车长傅娟萍正在高铁车厢内巡视

火车只是追求朝发夕至吗?

  ——不,我们的生活状态因此而改变

   随着沪杭高铁开通,沿线城市的人们出行悄然发生了变化。

   余杭南站是沪杭高铁沿线7站中离杭州站最近的一个站,高铁从余杭站到杭州站仅需16分钟,这是以前完全无法企及的。10月26日沪杭高铁开通后,每天有21对动车组停靠余杭南站,其中有11对的起终点是城站火车站,还有10对经停杭州南站,这么多的动车经停临平,这也是临平历史上所没有的。

   11月10日上午9点40分,记者乘坐G7340次列车从城站出发到余杭站,发现除了一等车厢相对较空外,二等车厢的上座率接近6成。16分钟后,列车准点到达余杭站,站台在不少乘客正准备上车。

  站外已经有公交车停靠,几辆出租车正在候客,在不远处的公共自行车租车点整齐地摆放着一排自行车。南站广场左侧的停车处则停满了私家车。广场上执勤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个停车场是免费使用的。

   “早上7点15分那班G7401次到杭州城站的高铁,有一批固定的乘客,大概三四十人左右吧。”在余杭南站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乘客是从家里开车到南站,把车子停在停车场,然后坐高铁去杭州,傍晚的时候再回来开车。

   家住余杭临平汽车南站附近,工作在杭州城站附近一家事业单位的杨先生在沪杭高铁开通后特别开心,他终于可以坐高铁上下班了。早上到杭州上班坐7点15分从余杭出发的G7401次高铁到杭州城站刚好7点半左右,走路十多分钟就可以到单位;下午下班回家的时候坐17点41分的G7438次高铁。

   “从我家骑公交自行车10多分钟就到余杭南站了。高铁开通后,我每天可以多睡一个小时呢。”余杭南站候车大厅里,在余杭党校工作的单先生正在等车,准备去浙大华家池校区听个讲座。今天是他第一次坐高铁。“自助售票机很方便,我把返程票都买好了。”

   过去去杭州,单先生有三种出行方案,自己开车、坐公交和打车。公交车的成本最低,但是最耗时,五点多就要起床,路途上接近两个小时。开车和打车差不多都要1个多小时,开车的成本大概30元左右,而打车的话至少要100块钱,拼车也需要30块钱。

   “一比较,显然是花12块钱坐高铁到杭州站最划算,只要16分钟。到站后,打车、坐公交都行。”单先生还表示,其实高铁开通后,沿线的很多乘客坐飞机的话都会选择去上海虹桥机场了,高铁直接到上海虹桥南站,离上海虹桥机场很近。

   高铁余杭南站站长毛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铁开通半个月,余杭站的客流量比预计的要好,去上海、杭州和南京方向的乘客相对多一些。许多乘客在杭州上班,会选择在余杭南站坐高铁,但是具体的数据他还没统计过。对于一些乘客期望开通余杭到杭州的高铁月票,他表示目前还没接到上海铁路局的相关通知,不过高铁月票能让乘客出行更方便,应该是以后高铁发展的趋势。

  余杭南站广场左侧的停车处停满了私家车

火车只是载人运货吗?

  ——不,它推动信息知识技术飞速流动

   上海铁路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目前经济联动效应明显,人员流动频繁。根据预测,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总客流量将达到55亿人次,而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铁路、公路运输能力已趋于饱和,特别是既有的沪杭铁路,目前开行的都是客车,货运列车已经基本无法安排,不能满足沿线企业的货物运输需求,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方面,都会有提升作用。”铁路杭州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沪杭高铁开通后,铁路部门已经对沪杭既有线运输方案作出调整,将其中23.5对目前正在沪昆既有线开行的动车组列车将“乔迁”至高铁网络,有效地释放了沪杭既有线及区域路网的货物运输能力。同时,在沪杭既有线增开货物列车12列。另外增加镇海至金华东石油、煤炭直达列车5列,增加镇海至钱清煤炭直达列车1列,增加金华东至北仑、镇海直达列车7列,增加乔司至北仑直达列车1列,较好地满足沿线日益旺盛的货运需求。

   铁路乔司站管辖着杭州市区境内的南星桥站、艮山门站、杭州北站、临平站、笕桥站、星桥站、沈家塘站等十多个车站,承担着确保铁路沪杭、宣杭、浙赣、萧甬等线各方向运输畅通的重任。沪杭高铁的开通,对铁路乔司站无疑是个利好。

   “以前动车组跑沪杭老线,两地间客流又大,所以铁路货运这块就被压缩。现在路网调整,对于我们站的货运能力会有进一步的提升,2010年我们运输收入计划将完成5.3亿元。”铁路乔司站相关负责人对“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一说法有着深切的体会。

   最高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在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区域间资源配置尤其是人才流动的“障碍”也在消失。上海大学国贸专业的大四学生小倪是浙江人,最近一段时间,她频繁坐沪杭高铁到杭州寻找实习岗位、赶一些招聘会。“我很喜欢杭州这个城市,我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在这里找工作。”小倪告诉记者,大四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学校老师沟通毕业论文的事情,因此要经常回学校,做高铁就像在上海做地铁一样方便。“不过对我来说,沪杭高铁的票价,还是有些偏高,要是有学生票就好了。”

   据铁路杭州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沪杭高铁也有学生票,但购买学生票是有时间段规定的,具体是暑假每年的6月1日到9月31日,寒假是12月1日至3月31日,学生票可以享受七五折的优惠。

   有专家称,沪杭高铁带来的更大改变,或许将在沿线城市的发展中逐步体现。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沪杭高铁的建成运营,势必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预计,沪杭高铁的开通将使到达杭州的旅客每天新增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