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新华社播发时评,指出当前“柴油荒”问题仍要回到相关行业企业身上来,表述温和。文章如下:
——————
备受关注的柴油荒正在不少地方肆虐,显现相关苗头的城市正在增加。
令人诧异的柴油荒直接暴露出预警机制、备荒机制的短缺。能源资源的消耗使用,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规现象,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一定时期的主要能源资源使用,有历年数据可查,据此可以也应该有相应预测机制和应急方案。即便有新情况发生,也应当有及时有效的监控和预警,做到早发现问题和化解矛盾。柴油荒在不少地方接连上演,给当地不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明显影响,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种正常现象。
表面看来,柴油荒加剧似乎是今年的新现象。正因如此,不少人将其与突击节能减排相联系。但换种思路来看,柴油荒可说是旧现象。近年来,各大城市的天然气荒、汽油荒、柴油荒等时起时伏,突击节能减排今年才有,可见节能减排即便是油荒的诱因也决非主因。经验表明,面对不同“荒”的现象,一些相关行业企业总是倾向于找搪塞公众的说法,掩盖背后的真正缘由。
追踪油荒现象,终归要回到相关行业企业身上来。从此次油荒事件来看,相关行业企业理应得到更加有力的监管和约束。根据现行制度设计,国家对油品零售价格进行严格控制,批发价格本应根据各地最高零售价扣减。在制度设计变化之前,国家规定理应得到严格执行。但从媒体报道来看,不少地方的柴油并未得到有效供应,江苏等一些地方的柴油批发价甚至被无端上调到远高于零售价格,令零售企业无利可图而停止批发零售,从而加剧供需矛盾,加大油价波动,给群众带来更大影响。因此,必须有严密的制度来对此类失范现象进行惩戒和约束,才能制止柴油荒在更多地方不断冒头。
————————
但是,其他媒体近来的报道,却更加明确的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财经的报道:(http://www.caijing.com.cn/2010-11-11/110564593.html)
————————————
以下信息见财经网站:【《财经》记者 裴章】 如果柴油荒是一场人为炒作的话,那么有“坐庄”柴油荒能力的企业,无外中石化和中石油。
但是需要认真的问一下,石化双雄真的导演了这场柴油荒并且操纵了柴油价格吗?
部分业内人士和分析师给出的答案是有可能。
“有可能”的“阴谋论”者给出的“坐庄“传导链条是,石化双雄从6月份柴油需求淡季开始有步骤囤积柴油,到秋季用油高峰时稳步抬价,待需求上升之后惜售造成市场恐慌高价卖油,而最终所指的目标行情就是春运期间的柴油需求高峰。
11月9日,一位石化系统的中层认为,柴油荒是由石化双雄在内的主营单位操控而起,他所表述的操控柴油价格手法甚至堪比股票坐庄。
“坐庄”分为两步,第一步主营企业开始在6、7月份柴油需求淡季逐步囤积和购进柴油,积累一定库存导致市场柴油供应出现适度的柴油紧缺,到9月底后,市场开始逐渐转入柴油需求旺季,此时开始小幅抬高报价。第二步需求旺盛之后,捂油惜售,有油不卖,不一次性给货车加满油,导致更多没有一次吃饱的货车不得不加大加油频率,出现加油站外排队等待加油的繁荣假象。
上述两步完成之后,最后的结局为柴油价格批零倒挂,主营单位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上述人士的说法仍值得逐步推敲。据公开信息显示,中石化等主营单位的柴油库存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其中中石化的柴油库存已经从5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下降,累计跌幅达到250万吨或26%。
库存连续下降何来的6月淡季补充库存“坐庄”柴油慌呢?
但是6、7两月的柴油表观消费量却支持了上述人士“坐庄”的说法。
所谓表观消费量是指,产量+净进口量(进口—出口)+库存的量,这也是一种产品在国内实际消耗的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6月份国内柴油产量为1333.8万吨,进口柴油数量为8.3万吨,出口柴油数量为26.9万吨,6月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315万吨左右。照此计算,7月份国内柴油表观消费大致在1300万吨左右,8月基本略低于这一数字,而到了9月份这一数字变为1289万吨,基本呈现递减态势。
由此矛盾产生,我国一般6、7月份都为柴油需求淡季,国内消费量不大,每年此时国内柴油出口往往出现大幅增加现象。一位专业机构分析师认为,如果按照6、7月份这么大的表观消费量计算,在当时国内柴油消费需求不旺的情况下,这么大的表观消费量只能说明,此时主营单位的柴油库存在急剧增加。
简单的宏观数据计算却也似乎印证了上述石化系统人士的说法,中石化等主营单位开始在6月建仓柴油库存,布局未来的柴油荒。
当然问题还远不止这么简单,如果说中石化等主营单位“坐庄”柴油荒的话,那么他们怎么预见从9月份开始因限电而起的柴油发电爆发需求?柴油发电需求高涨是决定柴油荒的根本原因吗?
今年9月底财经记者曾首先揭示当时柴油紧张是因限电而起,但是一场下游限电企业自发掀起的柴油发电高潮,怎能推动柴油荒持续两个多月?
按照正常的成本产出计算,一升正常零售价6.5元的0号柴油可发4度点左右,一度电成本折1.6元,而正常的工业用电价格则在0.7元左右。上述专业机构分析师认为,一个工厂不可能连续两个多月靠柴油发电,至少高出一倍的电价还不算采购设备的成本。
部分其他专业机构的分析师也基本赞同上述观点,柴油发电绝对不是导致柴油荒的根本原因,上述石化系统人士认为,这只是一种炒作的题材,最终的柴油荒只能在春运期间集中爆发而随之消失无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