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司机心里慌方能破解司机荒
你没有想过,一年工作365天是什么滋味;你有没有体会过,全月无休、每天凌晨五六点钟起床投入工作是什么感受;你是不是能够忍受,过年当家家户户都在欢聚一堂时,自己却要坐在狭窄的驾驶室将充满喜庆的人们,拉向四面八方;最关键的是,当月末来临,看着工资单上微薄可怜的薪水,你是否会产生逃离的心态。(5日天山网)
已遭路拥堵,又遇司机荒,这对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来说,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日益发达,居民乘车需求大幅增长,公交可是城市交通命脉,遭遇司机荒,怎能不让人心慌慌!
所谓对症下药,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给出医治的良方,并且做到药到病除。不难看出,乌市闹“司机荒”,其实缘于他们心里有点慌:长年累月服务公交事业,付出很多,收入却不高,因待遇而慌;披星戴月奔波于公交线路,压力很大,顾及身体健康和家人却极小,因劳累而慌;公交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福利收入提高的希望比较渺茫,因前景而慌……
显然,提高司机工资待遇,是公交系统留得住人的关键。但调高工资并非想调就调那么简单,得有公交企业的业绩和效益作后盾。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提升效益,很重要的一条当然是要靠优化公交资源配置,眼睛向内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益。但是,由于公交运营的特殊性,仅仅依靠公交部门来克服矛盾显然勉为其难。
公交姓公,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性质,尽管引进了民营资源,但毕竟其服务功能不能弱化,又不宜按照市场化的模式去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政府扶持公交事业的职能不能被淡化。在谋划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必要考虑在公交服务事业方面的投入相应地得到增加,以确保其正常运营,公交司机的待遇也能因此而不断提高。
当然,公交系统也要与时俱进,实行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比如,尽可能增加司机休息时间,避免让司机长期满负荷运转,防止其健康受到透支,既更好地保障司机的休息权,又可以让他们有更多陪伴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等等,只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人性化关怀,才能留住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