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和钉子户 苹果ipad商标之争


苹果的ipad一出世便受到全世界各地的苹果迷热烈追捧,在大陆地区行货尚未上市,水货就一路高涨,更有很多人选择从香港或国外代购。据报道,昨日,苹果公司正式宣布,在中国推出Apple Store在线商店。即中国内地消费者也能像香港地区居民一样,通过线上定购iPhone4、iPad及其他产品,并由苹果公司提供免费送货(主要一、二线城市)。据了解,为了吸引更多人使用新开设的网上商店,苹果会为线上销售的iPod、iPad免费提供激光刻字,并为Mac电脑提供特别定制服务。而这些服务并未出现在苹果的线下渠道中。

  苹果收拾黄牛果然有一手,而且面对涛涛粉丝,销量是不用担心的。但最近令苹果闹心的是,ipad商标争议又被抛出。10月26日,和君创业公司对外发布一份致美国苹果公司的公开信,指责苹果公司公然侵犯唯冠科技(深圳)公司2001年注册的iPad电脑的商标权,要求苹果公司立刻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将联手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唯冠的8家债权银行,向工商总局提请查封iPad产品。

  整个事件经过是这样的,早在2000年,唯冠国际实际控制的唯冠台北公司,注册了iPad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欧洲等地的商标。2001年6月和12月,唯冠国际全资的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又先后申请注册了两项iPad的中国商标。据了解,当年台北唯冠公司也生产名为iPad的电脑,但并未取得市场认可。

  年,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入市,并开始策划推出iPad平板电脑。在进入欧洲市场之时,苹果公司才知道iPad商标已经被唯冠注册。2009年12月,苹果与唯冠台北公司联系,用3.5万英镑获得了iPad的全球商标使用权。但唯冠科技(深圳)公司手里则还拥有中国商标使用权,双方在此纠缠不清。2010年5月24日,苹果一纸诉状将唯冠科技告上法庭,苹果在诉讼状中指出,2009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和主席杨荣山授权麦世宏签署了相关协议,其中包括大陆地区的商标转让协议。而杨荣山说,苹果购买台北公司ipad商标权中存在不正当欺骗手段,针对此次交易的诉讼还在香港审理,由于各方各执一词,苹果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无限期延期开庭。不过在诉讼未果的情况下,苹果也在大陆推出iPad电脑。根据此前唯冠国际发布公告,唯冠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而对8大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由于唯冠资产已经被银行查封,因此,8大银行也成为iPad商标权的实际受益人。目前唯冠科技拥有的iPad商标权是该集团最宝贵的资产。

  在这场战役中,苹果好比是资金雄厚的开发商,在轰轰烈烈打算大举扩张市场的途中遇到了唯冠这个钉子户,而这个钉子户又内忧外患 ,穷的只剩下商标了,当然会坐地起价,不做退让。不过和君创业向苹果索要的100亿元赔偿款或难以实现。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商标权诉讼赔偿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权利主张人的实际损失;第二,侵权人因为侵权的实际所得。

  首先唯冠指正苹果侵权实际所得有难度,再次商标权侵权赔偿最高额度也有50万元。那么100亿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想抬高商标价值,让苹果同意就商标权转让事宜进行谈判。如果苹果放弃购买iPad商标权,那么就应该付侵权赔偿,停止侵权行为。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在银行查封唯冠科技资产前,苹果曾与唯冠就商标权转让事宜进行谈判磋商,转让价格高达4000万美元。

  年10月29日,有媒体报道,苹果本来一直在和深圳唯冠谈判,后来当苹果提前获知唯冠资产已经被银行查封,包括iPad中国大陆商标使用权均已被抵押银行逾期未偿还贷款的消息后,苹果公司立即终止了购买谈判,并同时在深圳中级法院将这家已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告上法庭。原因是其已濒破产,无力兑现其转让iPad商标权的承诺。在此之前唯冠科技就搞过ipad商标拍卖的闹剧,后又以取消告终。这种种行为也无非是为了加重这个商标的砝码。

  由此可见,钉子户唯冠不是真心要打这场官司,而是想多得点利益。开发商苹果当然也不会放弃大陆市场。苹果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可谓不强,但知识产权本就是复杂事务,除了重视开发注册保护,也要重视日常的管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事端。据中华商标超市网(http://www.gbicom.cn )专家分析,苹果对商标品牌的营销谙熟于心。在iphone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大家都在惊呼商标问题怎么解决时,苹果已暗度陈仓拿下了这个商标。和富士通的商标纠纷也顺利解决。而这些纷纷扰扰的商标纠纷报道,让公众加深了对苹果新品的认知,加大了品牌宣传效果。那么这一次,开发商苹果是否能拿下唯冠这个钉子户,顺利取得ipad商标,为ipad 的销售解决后顾之忧?我们将拭目以待。(张华)

注: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