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秋季房展会十一假日楼市今年比往年晚两天开始,直到十月三号才开始;而到今天,这期房展会就将落下帷幕了。此时我在写我的观展体验的时候,展会的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应该是人走茶凉,尽显收尾吧。也不知道具体是从哪年开始,上海有了一年里春秋两届的品牌房展会:五一假日楼市和十一假日楼市。我逛这大型假日楼市的最初体验是在五年前2005年的十一房展会上。通过展位广告,我注意到了上海之根地—松江大学城内一处单价标注为每平方米3800元起的楼盘;一年后,我成了这个有山有水、书影花香相伴之地的居民。从此,我有了一个固定的生活内容,一年两次逛假日楼市。
今年的十月三日房展会开幕当天,还不到九点钟,我就到了房展会现场,此时已经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地观展景象了;原本宽敞的展馆内外,见缝插针地挤满了参展商们的展摊和展棚。大小门口和宽窄过道上,处处都是蹲点的公关小姐和促销先生;随时都会有操着南腔北调的大姑娘小伙子,凑上来把那或厚或薄、或软或硬、或大或小、或精或粗的广告纸往你手里塞。其中尤以山东威海乳山的楼盘最为热情,他们也早已是上海房展会上的常客了,而且还经常会在大卖场门口主动出击,主打海景房;可我从来就不认为靠海而居是什么优点,也就没有详细了解那里的楼盘,更没想过去实地看看。当一个小伙过于殷勤地凑上来促销乳山楼盘的时候,我随口搪塞了句:太远了;显然他对这样的敷衍是胸有成竹的:“夏威夷和马尔代夫还要远呢,你能说那里的房子不好吗?”有意思,房展会成了大戏台,我心说:我们的山东什么时候能有美国的夏威夷那样的国际影响力和浪漫想象力,那里的房子就不用这么辛苦地促销了!我也始终不明白:夏威夷岛上的居民早年死缠烂打地想做美国人,最后如愿以偿;现在,这“亡国奴”是福还是祸呢?
前几年的房展会人气比较清淡,许多销售商都想到了免费发放购物袋、雨伞、圆珠笔、记事本和年历卡等小礼品来积聚人气的方法。就像是《建国大业》那类明显是自说自话、自吹自擂的电影,导演明知题材早就让人倒了胃口,硬是用堆砌大明星的思路来吸引观众入场的道理一样。喧宾夺主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失误,也是一种伪艺术或是商业上的无奈之举。不过,这几年房子越来越好卖了,不拉动人气就已经爆棚了,因此,小礼品引诱下的人气面子就变得多此一举了。这次房展会的小礼品派发明显淡了许多。
这几年,外地展团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夺人眼球。除了我前面说到的山东展团外,海南岛展团也成了房展会上的常客,还有成群结队的苏州昆山展团;这次我注意到的外地展商还有常州金坛展队,舟山展队和嘉兴展队等等。外地展商蜂拥而至的缘由很容易想到:想买上海当地的房子越来越困难了,而上海周边的江浙楼盘却可能是价格不高且风光无限的。这和上海本地实力较弱的小伙子转而迎娶要价较低的外地姑娘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不过,上海周边的市县甚至是乡镇,几乎都在或点或线或面地摆开房产战场,孤注一掷地想打房产牌或是上海客源牌,却是简单地、盲目地、急切地和疯狂地。完全炒房意义上的空城计能唱多久呢?一涌而上的、遍地开花的、争先恐后的和趋之若鹜的长三角一体化中,最先出现的楼市一体化下的一花独放,对经济结构来说是喜还是忧呢?楼市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经济发展立竿见影的主要样板的话,楼市会不会成了杀鸡取蛋下立等可取的最后的晚餐呢?
一圈转下来,我选择了去上海周边两个楼盘实地看看。一个是位于浙江嘉兴的已建成楼盘,四号早上八点,我坐上了看房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高速公路接普通公路,很快就到了。虽说我无数次地从上海去杭州讲学,也无数次地路过了嘉兴地界,可是,当看房车沿普通公路进城的时候,路边粗糙的乡村景色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意外:楼盘说是离火车站和市中心都只有三公里,我觉得更像是到了远郊的城乡结合部。楼盘已经全部建好了,当售楼小姐带我看说是唯一的一套朝南的房子的时候,站在阳台上,我看到的是周围成片过时落后的大工厂,有的还冒着滚滚的浓烟。我明显地对这里的环境表示不满,售楼小姐安慰我说,这附近的大工厂区域,已经被一家知名的房产公司买下要大开发了。可是,还在生产中的大工厂,怕是离那成片的大开发,还很遥远吧?此外,这个楼盘伸手就可以触到顶的楼道带给我的狭窄压抑感和墙上清晰可见的大裂纹,也让我对这单价5000元的楼盘没有任何欲望。地段品质都没有任何吸引力的楼盘,仅有单价优势是没有魅力的。
昨天,我又去看了位于苏州市区的另一处单价为2万元的楼盘。我完全没有想到,同行者只有我和一位姓谈的老先生两人;而参展商准备的小车上,却有他们包括销售总监、销售经理和两位售楼小姐在内的四个人。这是一处由多项大型商业文化工程组成的建筑群中的一幢商住两用的酒店式公寓房,酒店式公寓现在都时髦地叫公馆了。售楼小姐热情地带我在楼盘周围转着,描述着这里的远景规划,而楼盘本身我看到的却是还没有完成的地基。我越听越疑,就像是有人给我介绍对象的时候,只介绍姑娘的爹妈和兄弟姐妹,却有意不提或是少提姑娘本身似的。当售楼小姐再三说让我先在银行存五万元的“排号费”的时候,我终于直接了当地发问了:你们的销售许可证呢?你们的样板房呢?你们的房子什么时候交付?售楼小姐说:还有几天我们的销售许可证就来了,开盘时会有的;我们这商住两用的楼盘,即使没有封顶,出了地面就能卖了;明年底交房。这我就更疑惑了:一幢26楼的精装修酒店式公寓,现在还没有做好基础,明年底能交房吗?还没有开盘预售,就急着让我付排队费,谁来保证我付的排队费能实打实呢?房子本身悬在空中,周边那些设施和地段,会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呢?
为期四天的展会我跑了三天,没有选中房子,却更加看清了房子。由于新中国这六十一年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没有商品房,而使前四十年里人们的内心期待被压缩和滞后到了现在,这才导致了这二十年里人们购房愿望的集中释放和的疯狂爆发,这种过热不是透支的结果而是还债的结果。这种房地产热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房子本身也是鱼龙混杂和良莠不齐的。我认为,在未来的三十年里,中国人购房的热情总体来说都不会被任何的房产政策所打压住;而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却离不开安居乐业的基础,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的是规范和引导,而不是打压和遏制。在这个过程中,想购房的人需要的不是捂紧钱袋或是债台高筑,而应把握好两点:一是自己的特点,你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房子;二是自己的眼光,通过不断地跑市场,让你的眼光变得更加睿智和犀利。
海涌观察:亲历上海房展会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