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会用到的商业模式模型


     这篇文章是我09年6月份自己总结的一些心得,一直没有对外发表,现在决定大白于天下。  

     现在的创业者如果不知道什么叫商业模式,就似乎有点落伍了。阿里巴巴、GOOGLE、腾讯等等这类知名互联网及高新技术企业为人们所熟知,总逃不掉他们对各自商业模式的阐述。

同样,“盈利模式”这个词与“商业模式”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前者与后者总是紧密的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对创业者来说,我们到底是要关注商业模式还是盈利模式?

我们先把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解释清楚。

出现这两个词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有较大差异,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而在传统经济中,如制造业、农业等,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有较大的一致性,因为产品或服务是看得见或感受的到的,谁享受了这一产品或服务,就得收钱。

在互联网行业中,谁创造了“眼球经济”,谁就创造了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谁创造并满足了客户/消费者的需求,此外,用户成规模,谁就拥有了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商业模式。比如,YOUTUBE.com,200810月这一个月的独立用户访问量就超过了1亿人。那他的盈利模式怎么样呢?不怎么样!该业务每天要花掉GOOGLE200万美元,一年要花掉7亿多美元!光凭他那有版权争议的视频想拉到广告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光烧钱不怎么赚钱!所以好的商业模式要变为好的盈利模式还真不简单。

在传统经济领域,商业模式更为实在。服务领域如星巴克,他提供体验式的消费场所,卖咖啡赚消费者的钱。也有人说星巴克是在卖文化、卖生活体验,但不管怎样,盈利模式在这里与商业模式一致,基本都是靠卖咖啡赚钱。耐克在案例。表面上属于制造领域,其实不然的耐克,他的商业模式是在全球奉行轻资产战略,自己只管设计和品牌,今年3月已经关闭自己在中国唯一一家制造厂。

我们看到,在传统经济领域,好的商业模式,他一定是好的盈利模式;而好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行业中,则未必。

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说我们不必被这两个词弄的晕头转向,不管我们要在哪个行业开拓,只要找准“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就行了。

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定义,但我提供给大家一个简易的商业模式分析模型,或者称为思考框架,只要我们把这个模型弄明白了,那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清楚了:

你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把所有上述的问题想清楚,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问题并没有要求提供深入的了解数据信息,只是提供给创业者一个思考框架,当然,在给投资者看以上观点成立的时候,你必须翻阅行业资料,来佐证或反证你的模型。

怎么用这个工具?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就明白怎么用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特斯邦威的“微笑曲线”轻资产战略:把生产环节放给了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中国工厂。此外,公司通过加盟连锁,充分利用了社会闲散资金。而终端除了售卖产品以外,形成了一定规模后,还承担了品牌传播的重要作用。

什么时候用这个工具?

在你有了一个你认为不错的IDEA的时候使用。这个模型是创业前期的雏形中的雏形,在资金没有进入、团队没有建立之前,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梳理创业者的项目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