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产权房的问题很多人讨论多次,但目前仍然是个无解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对地方政府的掠夺性土地拍卖财政形成致命打击,所以起码短期内不可能转正。日前,国土部重申小产权房将有条件转正属误读,国土部强调,对于各地发现的小产权房问题,将采取“一案一处理”的方式。最终小产权房的清理方案要上报国务院批准,全国小产权房,要等到小产权房处理政策出台后一并处理。为什么小产权房一直得不到转正的政策,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小产权房实质上暴露了中国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长期追逐土地价值最大化的结构,小产权房的差价实质上反映了税收和土地出让金,对于高房价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丁蟹效应”魔咒显灵 因点火继电器存隐患 日产全球召回214万辆汽车
在诸多对冲商品房上涨的工具中,小产权房是其中一道洪水猛兽,对于商品房市场冲击很大,特别是对于土地财政依赖症很严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特别是在调结构重塑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投入还是很大的,这就刺激了政府扩张的本能,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到替代搞地皮的土地财政依赖的工具,并不容易。这种症状在土地市场低迷之时,表现的非常强烈,地方增长陷入困境,赤字不断地扩大。其实,土地财政并非没有威胁,其中一个重要的威胁就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的存在,对于当前的土地财政是一个致命的冲击,当然,对于商品房市场也是一个冲击。中国目前小产权房建设面积达60多亿平方米,数量非常庞大。
黄光裕家族:陈晓必须离开 中铁建沙特项目巨亏内幕:拆迁不力延误进度
小产权房是农民自发建起来的房子,由于长期处于“事实婚姻”无证驾驶状态,小产权房自诞生以来就不被国家承认,因此,积累了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产权房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是真正市场化意义的商品房,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题。但是基于刚才讲的原因,他们会直接影响地方的土地财政,并且由于他们的存在实际上也极大的影响了地方建设规划,所以目前是个无解的难题,也许将来有一天住房不再像今天一样是具备投资属性的物品而仅仅是居住的实物,也许有一天地方政府不再靠掠夺式的土地财政生存,小产权房的问题才会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