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亿卖医院再以3亿回购 民评为史上最幽默的医改


0.75亿卖医院再以3亿回购     民评为史上最幽默的医改
报道说,杭州市余杭区政府近日宣布,斥资3亿元全面回购此前以7500万元的价格,卖给个人经营的卫生院。
几年前政府投入不足,余杭将卫生院当“甩包袱”给市场;如今,出现卫生院药品贵、门诊费高等系列问题,政府不得不付出巨大财力和人力代价回购。

  浙江省卫生厅官员称,这次巨资回购,当地政府不仅想买回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更想买回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和卫生公平,买回全民的健康。当地政府能正视当初市场化之后基层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并竭尽全力补救,也可称得上是亡羊补牢之举。
 
同样的卫生院,一卖一买间,我们人民政府就得多耗费两亿多真金白银,其间的巨大浪费,不得不令纳税人扼腕叹息。
 
余杭市卫生局官员却解释为,卫生院市场化“做法的推出,当时有合理性”。不知如今政府用来买单的3亿巨资,是否对当日决策理性与否的解答。
 
我们政府决策,如果一旦陷落非理性,其浪费则不可避免。政府决策非理性之时,市场议价能力就降得很低。当初余杭方面决定,对所有卫生院不加区分地统一当成“包袱”甩掉,具备逐利本能的市场主体,肯定会自动达成共识,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出卖方式,也很难卖出好价钱。
 
现在我们政府想决定统一收购,肯定要高于市场价格,才能买得进来。我们政府一定要卖、一定要买,仅仅出于政绩方面考虑,花得是纳税人的钱,自然有足够溢价空间。这样出现2亿多的差价实在平常。

  据政府称,买回卫生院的决策,“取得了令政府、职工、群众三方都满意的效果”。言下之意,回购耗费巨大,效果显著,说明决策正确英明。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相信时间可以检验。
有人猜,当地政府决策的依据之一,是“敏锐地嗅到了医改的方向”。
医改,并没有一定要将医院重新公有化的定论。公立医院恰恰是医改的一个“大包袱”。在没有公立医院包袱时,原本就应当好好探索效率更高的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新路,如果只用如此简单思维,来个买卖医院轮回,退回历史原点,就能叫做医改。这未免太小儿科了!
 
杭州市余杭区卫生院身份的变迁过程,我们看见政府的决策,是十五初一的月亮,说圆是对,说扁也是对。官方报告,“卖,百姓满意;买,百姓满意”,成为政府决策,永远正确。没有问责,没有批评,只有欢呼,那这虚掷的巨资到底是谁来负责?

  买卖卫生院,百姓都知道是非理性决策,是官员的执政水平问题,更是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空间。7500万元和3亿元之间的巨大差额,不知有多少进入某些决策者、参与者的腰包?
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启动审查程序,并及时公开调查结果。如果这样一个浪费严重的决策,竟被当成医改的正面典型,那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