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博士由于开发出的高产小麦品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亚洲的广泛推广,使的这一地区免遭饥荒的威胁而获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感言中,博洛格博士希望能有更多其他的人像他一样,由于在农业上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这项荣誉。但是,炸药发明人和诺贝尔奖创始人诺贝尔(Alfred Nobel)遗嘱中排除了设立其它奖项的可能性。于是,博洛格下决心创立一个“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世界粮食奖”。
经过多年的奔走,博洛格的倡议先后获得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特别是来自爱荷华州的卡车运输王国约翰·鲁安(John Ruan)先生的支持。第一个“世界粮食奖”(World Food Prize)于1987年正式颁发。从1990年起,这个奖项的颁发地被永久地落户在了美国的“玉米和大豆之乡”,爱荷华州的德梅因市。
获奖者
时至今日,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杰出人士曾获得“世界粮食奖”,他们中既有科学家,也有商界人士和政治家。
我国的袁隆平院士曾荣获2004年的“世界粮食奖”,以表彰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袁隆平院士也如同大爱无疆的博洛克博士一样,把他获得的12.5万美元奖金捐献给“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用于支持我国农业科技研究。
1993年,我国的前农业部长何康也获得过这一奖项,以表彰他在“就任农业部长时进行农业方面的改革,使得中国在粮食方面能自给自足。”
今年“世界粮食奖”的得主是戴维·贝克曼先生(David Beckmann)和乔·拉科女士(Jo Luck)。他们都“以某种方式为在全世界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并让更多的人获得粮食的伟大使命做出了贡献。”而获奖。
贝克曼先生是一位宗教组织“为世界提供面包”(Bread For The World)的负责人,他曾投身经济研究和事业,也很有成就,曾任世界银行高级研究员。十七、八年前,他专心投身宗教慈善活动,现在他所组织和领导的宗教慈善组织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有很大影响。戴维·贝克曼在台下很友善,总是面带微笑。但是他在演讲台上总是很严肃,在演讲过程中也总是以慈悲、同情和布道形象出现。他应该是一个很内向性格人,但大概由于使命感的驱使,让他不得不常常站到台上进行那些他并不那么擅长的表演和演说。
乔·拉科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她是于1944年成立的慈善组织“海佛国际”(Heifer International)的负责人,她领导的慈善组织在过去20多年一直致力于为亚洲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特别是妇女提供帮助,教他们养殖牲畜,禽类和鱼类,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多年前,乔·拉科曾经是克林顿在担任阿肯色州州长时内阁的旅游部长,为了开发和吸引游客到阿肯色做贡献。她是天生的表演家,很会讲故事,表情丰富,善于拉近和听众的距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乔·拉科视力很差,上下台阶都要人搀扶,但即便如此,她每年都在世界各地最贫穷的地方奔波。
大会
“世界粮食奖”的实际总管是肯尼·昆先生,他在过去十年一直是“世界粮食奖”资金募集者,组织策划者和总裁。昆先生是原美国驻柬埔寨的大使,退休后受邀主持“世界粮食奖”的组织工作。现在世界粮食奖在全球的影响越拉越大,基金的规模也与日俱增,不能不说很大一部分是昆大使的贡献。
世界粮食奖的台柱人物肯尼昆大使
从邀请到的嘉宾有可以看到世界粮食奖的影响。今年邀请到的重量级嘉宾有;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巴菲特基金会”主席豪伊·巴菲特先生,“盖茨基金会”主席·;还有美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利比里亚等国的农业部长,美国和国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等。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做演讲
豪伊·巴菲特是一位农民兼摄影师,同时 也是一位慈善家。当人人们知道他更多的是因为他有一位“富爸爸”。他多年来一直热心慈善事业,资助和帮助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农民改善农作物种植和生活条件。在我们的标准看来,他绝对不是我国通常出现的那种穷奢极欲、缺乏人生追求的“富二代”。
巴菲特基金会主席豪伊巴菲特
美国的现任农业部长维萨科先生是爱荷华州走出去的政治家。他在台上和台下都不是善于交游、能言善辩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美国的政治家中颇显的有点异类。他出身农民,据说在他在担任爱荷华州州长期间,首次开放州长官邸给公众参观,邀请小学生到官邸游戏等。加上他行事果断,办事认真,在爱荷华州人气很高,曾连任两届州长。据说先生即将卸任农业部长,准备回爱荷华州再竞选下任州长。绝大多数人都看好他能竞选成功。
在2008年和2009年,世界组织的秘书长王韧先生和隆平高科的前任总裁颜卫彬都受到邀请,在世界粮食奖会议上作为讨论嘉宾。
今年的颁奖仪式在爱荷华州议会举行,这是一个经典的欧式建筑,整个颁奖仪式庄严隆重,在全美进行了电视直播。
举行颁奖典礼的爱荷华州议会大厦
除此之外,组委会邀请了世界各地数十位小农户的代表参会,他们大多是第一次走出国门,许多人也需要通过翻译才能了解大会报告的内容。但这对于扩大世界粮食奖的影响和倾听小农户的心声大有裨益。组委会也邀请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参加大会,并且为其中优秀的高中生提供学习、考察和研究农业的奖学金。大会希望从小就培养学生们的关注农业、农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聆听世界各地小农户的心声
“世界粮食奖”以其博爱和超越国界的理想主义理念已经在世界上形成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