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川精神


      数千年巴蜀文明模铸了四川人的共性与同一性。得巴山之神和蜀水之韵生养的四川人在历史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不断融入地域、个性化的色彩。出土文物折射出来的殷商西周时期三星堆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出土的玉石牙璋、陶盉源自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玉礼器和青铜礼器源自商文化,陶器上的纹饰如雷纹、重菱形纹来自商周文化),及成都商业街大型船棺墓葬为代表的战国青铜文明,说明古蜀文明是在中华民族古文明母体内受中原文化强烈影响和融汇而孕育出来的极具地域色彩的地方性文明。于是,四川又有许许多多的地域文化局限性。

  文明幽深处的启示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的巴蜀文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多元文明。素有“民族走廊”之称的四川,秦汉时期移民整合多元文化特质,结合唐宋移民的客家人迁入及清初至乾隆的“湖广填四川”,形成了“风俗舛杂”的文化特色,使其文明历史在塑造巴蜀大众国民同一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国民异质性与多元性特征。

  巴蜀人在对人类的认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性格、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 “西蜀崇鸟”的民间信仰和道教创始人张陵的《老子想尔注》借仙人之口注释《老子》的思想,把人学变为神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蜀人仙化思维的形成。在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中,就描写了羽人飞升成仙的故事。”①而太阳神鸟的发现,也进一步验证了巴蜀区别与北方地区以龙文化为主体思想的凤鸟文化。在文化世界,巴蜀文化创造者向以善于超越自我、贡献新质文化因素着称。从司马相如、扬雄到陈子昂、李白、苏轼、张问陶、李调元和郭沫若,都是“文章冠天下”的百科全书式文化巨人。巴蜀人的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蜀人在后期的发展中有了更多的独立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

  巴蜀人在对自身的改造中,多多少少受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四川是道教重要起源地。天师道(五斗米道)是全国道教的主干,铸成巴蜀文化的突出特色。古蜀国传说五祖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这些不同时代的蜀族生息和发展的文明传说,让生于四面高山环抱的巴蜀人对外面世界有了强烈的渴望。四川盆地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塞之国”,交通极为困难,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对此一说。地缘地貌影响了当时农业文明的巴蜀文化。正如此,反而激励巴蜀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栈道、笮桥、溜索、藤桥及 “南方丝绸之路”,见证了巴蜀先民以惊人的胆识,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巴蜀人在对社会的经验总结中,更多的将其智慧运用于经济发展中,“秦汉时期,大规模开凿蜀道,所谓“栈道千里”。由于秦蜀相通,蜀地历史出现质的飞跃。和关中一起成为秦国两大经济区。司马迁和班固,在论述全国经济地理时,均将秦、蜀合在一起看待。当时的巴蜀人也创造了世界漆器制造中心、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纸币“交子”的产生地等几十项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的历史文化纪录,对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值得骄傲的奉献。”②巴蜀先民的智慧、灵气可窥一斑。无怪有说:“山水盈灵气,巴蜀多俊杰”。

  绽放的文化力汶川地震,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让全中国人民看到了四川人面对灾难,自立自强自救的坚定坚强坚韧的抗震精神,这种精神感染着社会,感染着每个中华民众的心。救灾斗志和表现成为各媒体谈论四川人文精神的话题,这俨然已成当今普通国民和传媒各界关心的热点,数以万计的四川人之说,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可以说人文精神是文化中的主流特征,是文化中的理念和教养的体现。

  什么是真正四川人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和信仰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它与传统文化亦有着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去透析了解四川地域文化、历史巴蜀文明的时候,不难察觉到巴蜀先民的人文精神包括的对人类的认识、自身的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三方面最终形成的特有的对本体价值及内在精神的自我认定,汇成的几个词汇就是:独立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胆识;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智慧;这些也最终凝结为四川的人文精神特质。

  时至今日,关于此类话题,学者、专家各有观点论述;……而普通的蜀百姓,当也有自己的理解、想法与说法。如:“极限生存”下的人本体的自然反映。可谓是见仁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其实清晰的知道,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四川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勇敢,不屈不饶、自强不息。正是川人在救灾斗志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关于人的震撼故事,而这些故事在全国的范围内,连同赈灾救灾的全国人民一起,共同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 “人”字,让全世界乃至全中国为之动容和感动。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民众的力量,看到了四川人面对生死的从容坚韧,在震后救援中的无私奉献和在余震生活中的幽默豁达及在灾后重建中的自强不息。而这些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不屈脊梁。四川盆地从古至今,至此演绎的人文色彩无疑是最出彩的一次,大爱必将感到世界。

  阅读-----什么是四川精神完整稿件资料

      ①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    刘茂才 谭继和②汉唐时期巴蜀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            姚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