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个涉及领域较多,极富创新意识的行业。
从品牌角度讲,可以说,没有一个专业的操作标准,因为变化太快!
但是,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作为我,接触互联网可能是在QQ出现的那个时间段开始,再早就是玩玩电脑单机游戏,大概是在80年代末期还是90年代初期,我记得最早玩的是大航海时代,后来就玩什么沙丘啊、三角洲、星际争霸什么的!太久的事情记不起了,我也不是电脑迷或者游戏迷,喜欢新鲜而已,不过网络倒是比较喜欢的,什么时候开始有邮箱,什么时间开始有ICQ,什么时间有的QQ,什么时间开始玩论坛,都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最早做过一个城市综合论坛之类的网站大概是在10年前,从这个时候开始,虽然不算涉足互联网,但是因为已经开始做策划工作,就把互联网作为关注对象,说起来也算研究了10年互联网了,这么多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算了解,又因为专业的关系,很容易把互联网的品牌创建,品牌推广等等经常进行思考。当然也有些做些互联网的小小实验。
在我看来,很多互联网营销公司在做推广,很多广告公司在做互联网的品牌管理,但是专门做互联网品牌管理和顾问的公司不多。
这里所指的互联网品牌管理,包括互联网的最初创建:项目分析、市场分析、域名选择、命名、品牌理念、核心口号、目标人群、品牌调性、品牌文化和创意、有效推广方式等,然后就是互联网的运营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和改善,因为互联网是每天都有新机会,每天都面临不同的挑战,每天都有可借鉴的推广机遇,这个应该是品牌的战略和策略指导。接下来就是执行部分,也就是现在互联网营销公司做的工作,推广品牌,增加品牌价值等等。
在我看来,互联网颇有三岁看到老的特性,一个真正了解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市场,了解网民和本土社会特性的专业人士,在一个网络项目的上线时,就可以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看个7、8分。例如现在的团购网热,我都一开始就看好的,只是没有想到热的如此之迅猛。当然,后期的创新和推广对互联网项目的发展影响也很大。这也是做互联网的意思所在,每天都有新刺激。
再比如说,我一开始就认为,yahoo、ebay、在中国发展不会顺利,因为品牌风格和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不太融合,就连最牛GOOGLE也是这样,其实我还瞒支持GOOGLE的,但是却习惯用百度,因为实用最重要。
还有本土的TOM网,一年不会想起他超过10次,看起来很好的一个品牌,但是,不符合中国文化,如果放在美国就会发挥价值,而且网站本身的运营和发展也没有太尽心。
要说说目前的互联网的话,好像最新消息说明天,也就是26号,真假开心网案宣判,那就来说说开心网吧。
我认为开心网麻烦很大,虽然积累的大量的用户,但是发展应该是遇到的瓶颈,有太多可以替代它功能的网站,而kaixin001这个名字就注定了他被放在了一线网络品牌的边缘。在这个时候品牌这个东西起了决定性作用,就算没有另外一个开心网,001也会在每个用户心理留下点水分。哪个大网站品牌不是正经的英文名称域名,好多山寨都会加些数字,这个是在大氛围下面形成的潜意识。当然,hao123、ku6这样的网站价值不是以品牌因素来决定用户的,而是以不断的传播和实际使用性决定的,反正我个人不太喜欢带数字的网络品牌。优酷这样的品牌也不见得就很好,但是因为做得早,做得好,自然就有了价值,品牌和产品的关系是,好的品牌可以为品牌增值,也可能决定一个产品的被接受度,但是一个坏的产品不可能长期靠最好品牌打造存活。只有大家产品相差无几是,品牌的因素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个在开心、人人之争上就可以看出来。
单从品牌的角度讲,renren的品牌就胜过kaixin,何况还是kaixin001,并且开心的调性太嗨,一个人高兴久了也会觉得累,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红色,而人人的蓝色就显得大众许多,踏实许多,理性许多。还有就是开心的标志和文字识别,显得过于随意,随意的有点过份。细节其实可以决定一个网站的发展和生死。而现在的人人几乎已经被默认为中国的FACEBOOK了,开心虽然仍然和人人平起平坐,但是再过段时间就不一定理想了。网站这东西,有时分析起来也复杂,还不如直接去感觉。
当然互联网的事说起来太多,什么微博啊、团购啊、杀毒啊、搜索啊、电子商务啊、lbs最近都瞒热的,相反,我觉得视频反而成为了一个长期稳定的传统行业,形式的创新和外部因素才是视频网站的影响因素。拍拍网络剧,做内容出版,或者还有些价值超越。lbs目前我不看好,尤其是在中国,现在最好和微博结合下。
说了这些,我的想法,既然做了10年的互联网研究,那就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希望能够做一些深入专业的品牌工作,让品牌最大化的为互联网增值。
最好也会自己正式做些互联网项目,也希望与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有更多的品牌以致项目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