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革命进行到底


将课堂革命进行到底

苏浙鲁500余校长热议课堂文化建构

本报记者 雷玲

92728日,“群贤毕至聚阳羡胜地话课改,少长咸集登宜外讲坛竞风流”在悬挂一付醒目对联的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礼堂,500余名来自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中学校长聚集一堂,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学会共同主办,江苏省教育学会名校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宜兴市教育局承办,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协办的“苏浙鲁初中名校课堂文化论坛暨教学观摩活动。

两天的活动中,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校长姚建光的《参与,一种教学纯粹——“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证样本》、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校长朱时宏的《四大关注,打造新学校》、山东省聊城市杜郞口中学副校长孙海军的《管理是保障,细节决成败》,三位来自苏浙鲁名校校长的主题论坛发言,为与会者展示了三所学校对“课堂模式文化建构”的思考与实践,其间,三所学校的10位青年教师,还为与会者带来涵盖语文、数学 、物理、化学四门学科10节新颖、鲜活的观摩课。

参与创造价值

出场校长: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校长姚建光

校长观点:课堂为谁而存在的问题,是任何一种教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从2003年底我们宜兴市外国语学校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课改方向以来,目前学校已形成以“问题引领、主动参与、互动生成、生动发展”为特征的体现生本理念的“参与式教学”,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学法即教法,教学即参与,参与即价值”这一校本教学哲学体系。

在“参与式教学”中,我们强调“允许学生参与”,也就是要确定以功能性目标作为教学的着眼点。明确地说,就是把原先着眼于“双基”目标的同时重视发展性目标的教学,转变为着眼于发展性的素质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双基”目标的教学。这是有效实施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基本路径,也是课程范式转型的最终方向。

我们把参与式教学”样式归纳为“四个为主”:教材以自学为主、课堂以互动为主、作业以学案为主、评价以过程为主。据此,我们也提出了对“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的总体要求,那就是:课前会预习,课中高效率,课后少作业。

我们让学生在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评价参与,是倡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与对话,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介入课程和教学。这是一种基于开放、复杂、丰富和多元的系统迥异的后现代课程范式。在这里,教学是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理解和回应情境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化情境中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每一个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每一次参与中生成,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参与信息的共享和批判性反思对知识进行再组织来构建其意义,我们的希望就放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无限发展可能性之上,这也正是教学的真正价值,也就是教学的真谛。鉴于此,我们的“参与式教学”提出课程转向构想:参与创造价值。

“学生利益至上”和“参与创造价值”意味着对所有学生学习权的保障以及在学习权保障基础上的相对价值均衡。

从“教”的研究到“学”的研究

出场校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校长朱时宏

校长观点:我们的教学究竟离学生有多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除了谈论优秀率、合格率之外,还能谈论什么?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我们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研究的对象更应该是学生,所以应该从传统的重视“教”的研究,更多地关心“学”的研究。

我们要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走向“组织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关注学习状态。从有效学习的理论出发,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的无效、低效、高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懂了不等于会”,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出发,知识必须内化,必须自我建构,不能灌输。 “凡事预则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预习让学生知识内化和自我建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来年教育界一直提倡“轻负增效”的积极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重视对“预习”这种教学手段的研究。

我们鄞州实验中学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借鉴名校的做法,逐步形成了以“预习报告”为载体的“检查激励引导自学”式课堂教学模式:1.预习报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行学习知识而初步建构起来的基于新知识的自我认识。2.预习报告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3.上台汇报、自我展示的形式使预习内容公开化,并形成一种监督机制,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4. 各学科按照学科特点,可自主选择贴近教学内容的形式,大同而小异,多样而有效。

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中首先进行预习汇报制的探索。各门学科老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按照学科的特点或教学内容的需要,编制灵活多样的预习汇报稿,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上新课前一天做好预习,完成预习汇报稿。上新课时,预习汇报的内容或在上课的起始环节集中展示,或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展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又发展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办学三年来鄞实学子在学科竞赛、中考中取得的一系列优异成绩,便是“预习汇报制”成效的一个有力的明证。

执著追求课堂

出场校长:山东省茌平县杜郞口中学副校长孙海军

校长观点:课堂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杜郎口中学的名气也是来自于杜郎口人对课堂的执著追求。在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初级阶段,学校统一要求每个学科每周必须听三种课型的课:一是学科组内优秀教师的公开观摩课,主要是起到示范的作用;二是以创新做法为主的研究课,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研讨课,主要起到对学科组内教师思路的启发,如果有借鉴价值,学科主任立即在学科组内推广实施;三是对于薄弱教师的保底过关课,不能达标的教师要有跟踪课。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听课活动变得更灵活了一些。现在学科主任为了便于对教师的评比量化,大多组织两种类型的课:一是在一周的时间内举行三节各年级教师代表的“年级对抗”课,这种类型的听课活动,可以发挥同年级教师的集体智慧,精心打造能够代表本年级最高水平的优质课,将课前所能预测到的问题消化解决掉,不至于在评课的时候又太大的失误;二是一周时间内听一个年级教师同课题的课,有点类似于“同课异构”的类型。这种课可以代表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够感受到各自的特色做法,并且在评课的时候可以找出各自亮点,发现共性不足及时改正。

听课后的评课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评课多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听课后课间及时评课;二是听几节课后比较评价。现在大多学科采用后者。评课主要参照听课活页纸。听课活页纸的形式,包括:课堂程序及自我设计;课堂优点及自我借鉴;课堂不足及建议,课后反思(语文教师又常称之为心灵感悟)。

除此之外,杜郎口中学的听课活页纸还有两个小细节上的不同。一是听完每节课后,在听课活页纸上都有一个专门的评分栏。如0708学年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总分为50分,其中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占10分,对于教材的深挖掘占10分,课堂的随即生成占10分,师生表达的精彩性占5分,课堂环节的完整性占5分,课堂效果的落实占10分。每位老师须打上评分后再交给该授课教师。第二点不同的地方是还有一个签名栏,即听完该教师的课后,课后立即交给授课教师,由授课人看完所有听课教师的活页纸后一一签上自己的姓名,该活页纸在学科组检查的时候才视为有效。

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风景线,也是生命线。只有树立良好的课堂教学风气,狠找弊病,将问题当成工作的切入点,抓住教研活动不放松。。

专家点评

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发展的关键在于校长。本次论坛中,三位校长的主题发言,为我们与会者带来三点启示:

一是学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三年学校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无论是宜兴外国语学校的“参与式管理”,还是鄞州实验中学的“关注每一个学生”、杜郎口中学的“研究课堂”,都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理念体系,为学校打造品牌形成特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学校要建构自己的课堂文化。这三所学校都有共同的特点,不是就课堂谈课堂,而是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构建课堂。

三是学校要有好校长。这三所学校都有一个了不起的校长。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学校有了“文化立校,育人立校”之本,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就一定能办出一所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