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的流动性是泡沫产生的原因


最近市场很热闹,数据显示,节后的资金量,比节前一周成交1703亿元猛增6倍,成交额竟达1.25万亿元之多,并创下历史第二高的纪录,仅次于2007年“5•30”当周的1.26万亿元。至于这么多热钱从何而来,很多人将这么多的资金,赖在了国际热钱的头上。但其实不然。一个证据是,9月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过去十年M2已增长450%。据悉,目前我国的M2是GDP的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M2大幅度扩大,表明资产不断地活化,而且货币存在超额供给。但是,信贷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并不能说明信贷宽松是好是错,关键在于,信贷到底是贷款给了谁?最近一段时间,大量信贷资金进入了股市,成为股市追涨杀跌的杀手,但是,我们的监管部门,连一丁点的表态都没有。

信贷资金,本该是推动实业经济的发展,为实体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增加就业。现在过剩的流动性却开始离开实业流入各种能炒作的领域,不知道货币当局对此有何感想?而且不仅仅是到了股市,很多资源和农产品暴涨,等同于印钱机出得钱直接就变成了热钱,到处危害四方。这些资金今天可以将股市推上天,明天可以从天上打进地狱。在监管楼市资金的时候,各个部门围追堵截,各个都很正派,现在要围堵真正危害市场和生活成本的信贷资金变成“高利贷”的时候,都成了哑巴,为了维护大公司和其背后利益者输送利益,为了给银行丰厚的利差、产业资本解禁换钱、信贷者冒险,放弃了猫的本色,实在有失明智,到最后将整个经济搞得旧的两难未解决,又出新的两难,这种放纵行为,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为了一丁点的蝇头小利,失了大利益,实在不值得。美元大幅度的贬值,和美联储量化宽松的政策,是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热钱,但是,我们国内的热钱——本分老实的实业资本,在信贷制度漏洞百出的情况下,转化成的热钱,是造成当前诸多经济两难的重要原因。当垄断企业和信贷资本相结合的时候,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不扭曲的市场吗?

过量资金供给之后,实业萧条,投资热闹这就是目前的基本现状,当年日本,欧洲,亚洲小龙等都发生过相同的事情,幸好我们国家外汇流入不是自由自在的,存在监管,否则问题会更多,金融泡沫正在形成,如何让资金再回到实业?如何让过量的信贷进入应该进入的领域?我想这是监管部门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