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慧昌”的宜黄官员。在《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的文章中认为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一个‘崭新的中国’,既然城市化关系到到新中国的高度,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化的建设路径科学与否,关系到新中国是否名副其实。
首先要说的是城市化不必然要拆迁,所以没有拆迁就没有城市化没有逻辑根据,没有拆迁没有新中国更是谬误。在欧洲一些城市开会可以看到,房屋都很古老,没有很新很高的建筑,没有很酷很潮的装饰,但却是闻名世界的城市,联想到梁思成教授解放初曾经提议:将古老的北京完整保存,在老城外建新城,但是当时没有被接受,如果当时被接受,北京的城市化会堪称世界之最佳城市化,可惜啊!!!
然后要说的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是新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人的交易而产生的。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活动,以商品交换的方式实现,需要有交换的时间和场所即市场,于是“日中为市”,互通有无,日落而散。某些处于交通枢纽,或人口相对集中、交换较为方便频繁的村落,便成为周围十余里,数十余里小生产者约定俗成的交易市场,年深日久,这些村落便发展成为“集镇”——城镇——城市。逐渐成为某一地区的经济中心。如果没有商品交换和市场发展,拆迁换来的可能就不是城市化,而是空城化了。例鄂尔多斯既是羊绒之城又是煤炭之都,正是这易开采、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让鄂尔多斯一夜暴富,人均GDP总量几乎与香港持平,与鄂尔多斯财富齐名的还有鄂尔多斯斥巨资打造的“康巴什”新城,但因为没有人气,它被外界称为“鬼城”。
城市化的健康内涵还在于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易基础上,协商谈判会成为常态,平等竞争会逐步形成,从而社会自治的生长、政治文明的开化、文化理念的探求会形成社会生态,人是城市化的主体,没有新人,城市化如何发展。新的人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如果城市化是完全依靠行政强制实现,那么城市化的灵魂在哪里?城市化的精神在哪里?没有灵魂和精神的城市化不搞有何妨?在我国城市化的历史上,用行政化是造就了特大城市,但是正是因为是行政化路径,特大城市与周围的城市不能与之平等协商,公平交易,特大城市周围是许多贫困人口的存在,而这些贫困恰恰是为特大城市的崛起作出牺牲造成的,最后怎么样?行政化造成的城市没有及时带动周围地区的共同发展,积累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城乡差距扩大的矛盾。社会的成本真是太高了。我们现在还在承受这样的成本带来的病痛。拆迁不在平等谈判机制基础上,甚至导致自焚,家破人亡,这样的强拆能造成健康的城市化才见鬼呢!
现在的许多官员对城市强拆诉求如此强烈,打着旗号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土地不能带来如此多的地方财政,如果中央把医疗、教育,社保和你的升迁联系在一起,如果招商引资,GDP不作为提拔的标准,你还这么热衷于强拆吗?如果你的升迁在民众的手里,你还敢这么对民众吗?别把自己说得那么高贵了。谁都不是傻子,把民众当傻子,那才叫真傻。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民众已经不是当年的民众,社会也已经不是当年的社会,财产,权利,谈判,协商,平等,透明已经不再是天外来客,而是生活必需品了。我们的城市化造成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尖锐矛盾,可能不是城市化本身的问题,而是干部管理体制与民众正当利益之间已经存在的不相容造成的。
1949年的就憧憬着一个民主法治的新中国,到2010年还期待拆迁建设新中国,恰恰证明憧憬还是憧憬,让我们通过江西宜黄事件更安静地想一想。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评论
编辑推荐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