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理者来说,没有比能够走在时间的前面的事情更重要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在时间前面?诚然,需要首先了解时间的本质特征。笔者经研究发现,时间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具象的和有所指的事物的奴隶;其次,由于时间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事物的奴隶,所以这也就为我们走在时间的前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么说大家不容易理解,那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讨一下,作为管理者我们如何才能走在时间前面的方法之问题吧!
须首先了解时间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时间究竟、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这里笔者要的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时间都是事物的奴隶。我不知道在读的读者是否看过我的《绝对论》,其中有一章写的就是——《时间是物质的奴隶》。为什么说“时间是物质的奴隶”?因为世界上压根就没有能够脱离了具象物质形式的时间。学过天体物理学的人或许知道,在“宇宙大爆炸”理论那里,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什么意思?就是说是“宇宙大爆炸”创造出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诚然,笔者不能完全苟同,而我的根据是——那个发生了“大爆炸”的“宇宙蛋”或所谓“原始火球”就需要有一个存放它的地方——空间。
也就是说至少空间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不仅如此,笔者甚至认为,就连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物质同样也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为什么?因为“宇宙蛋”或“原始火球”也是一定层次与意义上的物质形式。难道“宇宙蛋”或“原始火球”就不是一种物质形式了吗?如果不是物质,那它们又凭什么发生“大爆炸”?
为何要讨论这些问题?因为笔者向告诉读者——“宇宙大爆炸”只创造出了时间而已,而且仅仅创造了“宇宙时间”而已。何谓“宇宙时间”?简单地说就是自打宇宙发生了“大爆炸”到现在为止的时间——假如曾经发生过“宇宙大爆炸”的话。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我们的宇宙压根就没有发生过所谓“大爆炸”。这是因为,我们的星云和星系本来就是一个层次与意义上的可发生“大爆炸”的物质系,就不要说我们的宇宙“有界无边”。
何谓“有界无边”?简单地说就是在宇宙的外面尚存在着“无量的空间”,而且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这正是爱因斯坦宇宙模型)。如此,笔者不是把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和霍金的“时间隧道”统统给否定了吗?是的,因为空间的本质是“绝对的无”,是一种“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东西,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时间都必须得被“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所包裹,而且其内部亦有“无量的空间”。也就是说,正由于空间是“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是“绝对的无”,所以才有了宇宙万物,才有了具象的和有所指的物质时间。比如上述讲的“宇宙时间”就是一种具象的和有所指的物质时间,表现为它开始于“宇宙大爆炸”。
至于“银河时”或“太阳时”,“地球时”或“月球时”那就更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物质时间了。当然,除了上述“宇观时”和“宏观时”,“中观时”和“生物时”,还有“微观时”如“细胞时”或“原子时”……。这样,笔者也就把“时间的来源”和“时间的定制”等问题跟大家讲清楚了。诚然,撰写本文的目的不在这儿。
走在时间前面的关键是能够走在未来事物的前面
能够认识到时间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即能够认识到“时间是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物质的奴隶”,无疑是管理者能够走在时间前面的前提。这是因为,只有当“时间是物质奴隶”的时候,管理者才有可能走在时间前面。
可以肯定,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走在一个抽象的和非具体的事物的前面,而只能走在一个具体的和有所指的物质奴隶的时间前面。不仅如此,这个物质还必须得有未来的性质与意义,否则也就谈不到“走在时间前面”的问题。这样,“走在时间前面”的问题也就自然变成了一个“走在具有未来性质与意义上的物质的前面”问题。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具有未来性质与意义的事物的存在,或找不到这个具有未来性质与意义的事物,那么他就是神仙也不可能走到时间的前面。
不仅如此,时间还是一种只有过去和未来而没有现在的东西。这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时间是由“过去时”和“未来时”构成的,而压根就不包含“现在时”。当然,如果把“现在时”包括在“过去时”中也可以。
诚然,上述仅仅是时间本质与性质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时间还有“小时间”被包含在“大时间”和“大时间”被包含在“更大时间”里的性质与意义。如上述讲的“宇宙时”中就包含“银河时”,在“银河时”中亦包含“地球时”和“月球时”什么的。当然啦,“细胞时”、“分子时”和“原子时”那就更小了。
诚然,上述仅仅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或者说上述之说只对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系里的一些具象的事物有效,如果脱离了我们的太阳系、地球系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比如,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就有许多大质量的恒心系就只有百八十年的寿命,原因是由于其质量太大,引力太大,而一个质量、引力都较大的星系是很容易发生“大爆炸”的。以上当然也就说明,质量大、引力大物体其寿命不一定长。
笔者以为,二战后美国经济之所以一直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就因为其经济质量在当时还不够大,而美国之所以会于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无疑与其经济质量过大,产能过剩有必然的联系。正谈着时间问题笔者为何会把话题一下子转移到美国的经济危机上来?因为笔者想告诉读者,物质或经济物质、经济实力这些东西并非越大越好(包括权力在内)——存在着物极者必反的关系。诚然,一旦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现象,那也就自然会失去属于其自己的时间观;诚然,一个物体一旦失去了时间,其寿命也就没有了。
要想走在未来的前面还须搞清楚什么创造了未来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时间总不够用,毫无疑问,与他们没能走在时间的前面不无因果。换言之,如果他们能走在时间的前面,那他们也就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正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的观点。何谓“未病”?简单地说就是“尚未产生的疾患”。把它推广到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就是“尚未发生的企业亏损”或“尚未发生的经济危机”。而“治未病”,当然有防患于未然的意思了。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企业家、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无疑具有“走在时间前面”的性质与意义。这是因为,如果发生了企业亏损或经济危机也就自然谈不到走在时间的前面的问题。当然,只有能够避免企业亏损和经济危机,一个企业的资本才能够实现增殖与可持续增殖,一个经济体才能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笔者以为,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管理者来说,能够避免企业亏损的发生和能够避免管理危机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不亏损、不发生管理危机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赢利企业。为什么?因为亏损是企业资本减少的过程,而管理危机有使使企业创造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的可能。为此,为了避免亏损和管理危机,我们就需要把不亏损和不发生管理危机的事首先做好,剩下的才是如何实现锦上添花。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只要把上述两个问题管理好就成了,因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更高层次与意义,是可持续赢利。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个“更高层次与意义”呢?笔者以为,只有始终都能走在可持续赢利的前面。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始终走在可持续赢利的前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能够对各种资源提前进行管理。
对各种资源提前进行管理为何具有可持续赢利的作用?因为资源不是别的,正是“资本之母”。
那么,说了半天,又是什么创造了“未来”呢?笔者以为,它不是别的,正是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者也。试问,如果没有各种资源,企业的资本能够实现增殖与可持续增殖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是,事实上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增殖。那么,问题出在了哪呢?笔者以为,问题就出在他们没有事先把各种资源管理好。真的是这样的吗?
“资本产儿”一定是由“资本之母”资源生产的
笔者以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企业亏损和管理危机、经济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统统是由于事先没有把各种资源管理好造成的。谁要是能给我把上述原理给颠覆了,我愿意从此退出经济学、管理学研究这个行当——只要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就可以。反之,当然也就说明,企业、经济体如果能把各种资源事先管理好,企业亏损和各种管理危机、经济危机均可以避免。谁能说产品的设计理念、生产工艺、销售渠道、货款回拢这些东西不属于资源?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可是,正是这些资源却决定了企业的资本能否可持续增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也。
当然,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制度和法律法规等的是否健全,分配是否公正也都是具有资源性质的东西,它们同样也能决定企业的资本能否可持续增殖,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种资源确实不是别的,正是“资本之母”和“经济之母”者也。
如果把资本假设为“产儿”,我们有理由把企业当作其“子宫”,把市场当作其“母腹”,把社会当作其“母体”,把自然环境当作其“产床”的必要。如此,我们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为什么就不能把对资本、经济的管理提前资源?那样,我们不就等于把对资本、经济的管理提前到产前、产中、产后?
试问,把资本、经济的管理提前到产前、产中、产后是什么意思?当然是走在资本、经济前面的意思了,而走在资本、经济前面,也就自然是走在经济事物时间前面的意思了。诚然,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经济学、管理学意义的大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撞击后而产生的一朵思想之火花。
如果能实现上述, 可以肯定,就不只是一个管理者如何“走在时间前面”的问题了,而是一个管理者始终都能走在时间前面的问题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决定什么时候让“资本之母”之“卵子”受精、什么时候让“资本之母”生产。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让“资本之母”受精、生产才好呢?笔者以为,这要看“资本之母”什么时候“性成熟”,什么时候到“发情期”。诚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随时随地地对“资本之母”进行体检。于是,一门全新意义上的经济学、管理学门类产生,而它不是别的,正是“资源核算学”和“资源管理法”。
为了区别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即《资本论》和为了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学、管理学即《投入与产出》理论,笔者给它取了一个书名《资源资本化论》。何谓“资源资本化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将各种资源事先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有时,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也称之为《资源增殖论》——让资源代资本实现增殖的理论。诚然,要想做到“让资源代资本增殖”一定有方法。诚然,这不是在一篇文章里就能讲清楚的。
管理者如何走在时间前面——管理者如何做事先诸葛亮(2)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