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农资著名企业成长密码》:阳煤丰喜,在肥业同质化中夺势雄起(节选二)


  “蓝海”远航

  有这样一群奋进的舵手

  

  伴随着阳煤丰喜的不断成长,“丰喜”的知名度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阳煤丰喜的飞速发展与当时公司的董事长董海水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有人说,是阳煤丰喜成就了董海水,然而,熟悉阳煤丰喜的人却很清楚,是董海水成就了阳煤丰喜。的确,没有董海水,就没有丰喜集团,更谈不上现在的阳煤丰喜,阳煤丰喜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他超凡的智慧,倾注着他深厚的情感,他将阳煤丰喜不断地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他有一句人生格言:“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招商引资,与瑞士亚梅洛巴及国内的几家省级农资商贸企业合资丰喜华瑞18-30尿素项目,与荷兰帝斯曼合作山西丰荷三聚氰胺工程,与加拿大汉枫在临猗生产5万吨控缓释硫包衣尿素项目,还是和阳煤集团(原阳泉矿务局)战略重组等大手笔、大动作,无不折射出一个企业家的宽广的世界眼光,宽阔的胸襟气度,宽泛的战略思维和宽厚的人格魅力。毫无疑问,他做到了,而且不仅仅是有所作为那么轻描淡写。他曾经说过:要让万名员工充分享受到丰喜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句话在2008年集团公司的方针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员工做八件有益的实事被定为公司的年度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阳煤丰喜的社会责任,从2006年起,公司每年对几十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即使在今年公司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这项活动依然没有停止。在去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他情系灾区人民,率先捐款10万元,并号召全体员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达800余万元;吃水不忘打井人,他时刻挂念着那些为丰喜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员工们,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带上慰问金和慰问品,看望老员工的生活状况,嘘寒问暖,演绎出一幕又一幕情暖人间的感人画面………正是他的胆略和魄力,使阳煤丰喜这支在市场经济大海中组建的联合舰队,在鼓浪扬帆、科学发展的同时,也秉承了他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有人说,做销售就是做渠道。也有人说,做销售就是做产品。无论是渠道也好,还是产品也罢,两者都不能孤立存在,归根到底都是人在起作用,产品即人品。“只有卖不出去的思想,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阳煤丰喜发展至今,涌现出了一批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思想作风好的销售人员。

  在化肥销售公司,其中有一名十分敬业的销售处长,他叫卫武国,从事销售工作十几年来,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市场一线,反馈非常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为领导的拍板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一次,他在出差前突患严重感冒,公司劝他在家修养,但他一心为公司着想,坚持带病出差。正是他的这种精神,使得他在工作上游刃有余,对市场判断都比较准确。在与客户打交道过程中,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换位思考,为客户着想,最终赢得客户的信赖,使他们特别愿意与阳煤丰喜合作。

  在化工销售公司,有一位非常年轻的老员工,他叫杨正社,说他年轻,是因为他仅仅只有33岁。说他老,是他在阳煤丰喜已经工作超过十年。十多年来,他几乎销售过化工销售公司所经销的所有产品,从硝铵、纯碱、二甲醚、甲醛等,到现在的甲醇。在销售甲醇期间,只要是他开发的客户,几乎都成为公司的稳定客户。2007年,当时甲醇的价格每吨2000多元,二甲醚的价格却已经上涨到4000元/吨以上,他及时将这一情况汇报给领导,要求公司重开停产多时的一套二甲醚装置,公司领导经过分析研究,同意了这个要求。事实证明,二甲醚最后涨到每吨5000多元,相比较销售甲醇,每吨为公司多创造1000多元的利润。正是因为他多年来爱岗敬业和突出的业绩,2008年6月19日公司10周年大庆时,被评为金牌销售员,荣获金质奖章一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撰文/销售与市场农资刊记者 惠永生)

  

  本文摘自 企业管理出版社《解密——中国农资著名企业成长密码》一书   

  该书尚有库存,如有需求,请联系本人!

  

  《解密——中国农资著名企业成长密码》通过讲述20多家著名农资企业的传奇成长经历,生动再现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企业快速成长的过程,让读者在充分享受这既惊心动魄有酣畅淋漓的企业故事的同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高成长企业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