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故事:感动世界非洲女


    这是一个让我过目难忘的故事,也是一个让我泪流满面的故事。原先我以为,这些年里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看了那么多的故事,出于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受,不管再有什么类型的故事,都很难让我真正地动心、动情和动容了。真没想到,元月2日晚上,央视新闻频道的《24小时》节目讲的这个非洲女子的真实故事,能那么深地打动我,那么深地感动我:她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奇迹!
    特莱艾·特伦恩特1965年出生在非洲小国津巴布韦的一个贫穷的山村里。贫穷的家境,让她只读了一年小学,就早早地辍学在家了。才刚11岁,还没有长成人,特莱艾的父母就按当地的风俗,早早地让她嫁了人。还不到18岁,特莱艾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之后,她又有了2个孩子,成了5个孩子的母亲。
    特莱艾30岁的时候,一个国际援助组织来到了津巴布韦,特莱艾得到了一个为他们工作的机会,这既可以让她挣些钱来补贴家用,也让她知道了去美国读书的条件和途径。从小就渴望读书的她从此开始了函授学习。1998年,33岁的特莱艾凭着她的刻苦努力和聪慧有心,考取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本科。此时,她的丈夫已经感染上了艾滋病,她毅然决然地带着丈夫和5个孩子,揣着卖尽家产、又从乡亲们那里东拼西凑来的5000美金,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没有钱,她们全家租住在最便宜的车屋里; 没有吃的,她就去附近的垃圾筒里,翻找别人丢弃掉的食物充饥。
    特莱艾一家的艰难处境和她自强不息的故事,很快就让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了,他们也被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纷纷捐款捐物。特莱艾更是一个人打几份工,来维持家庭最基本的开支。生活的艰苦,特莱艾早就习惯了;她觉得最难以忍受的,是丈夫打结婚起就有的家庭暴力倾向。丈夫在屡教不改之后,被美国司法当局赶出了美国; 回美国不久,丈夫的病情就加重了。善良的特莱艾念在老夫老妻的份上,想着这个男人给她带来的5个心爱的孩子,又把丈夫接回了美国,一直照顾他到去世。
    特莱艾一面不得不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丈夫和孩子们的身上,另一面,她如饥似渴、贪婪疯狂地读着书,从本科读到了博士。2009年12月,她以一篇关于非洲艾滋病预防的论文,在她44岁的年龄上,获得了美国西密执安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也终于迎来了她迟到的爱情,她和母校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一位病理学家马克·特伦恩特结为了夫妻。现在,特莱艾是那个曾经改变了她的命运的国际援助组织的项目评估专家。
    2009年11月,特莱艾来到美国最著名的日间谈话节目“奥普拉秀”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特莱艾艰辛奋斗、自强自立的故事让无数观众感动不已。
    这段时间,我们的媒体和网络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特莱艾的极限努力和锲而不舍,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某些喜欢自怨自艾、自叹自怜、自暴自弃、甚至是自绝人世的人,真应该好好照照这面镜子,比起特莱艾来,我们的处境有那么艰难、有那么悲观、有那么极端、有那么绝望吗?
    我们那些对自我牺牲比自我努力更上心的父母们应该好好看看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早早地就停下了奋斗的脚步,而过早地把你的希望和成就感,都放在了未必对你的期望感兴趣的孩子的身上而不是自己的身上了呢?
    我们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不理想,是不是我们自身的努力不够,而我们却更多地在抱怨别人而不是自己呢?
    我记得很早就看过央视三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节目:一个穿着红衣的女孩飞快地舞动着、旋转着,从山村转到了京城;我对那句广告语印象深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