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中南海的“三农经”念到最底层
柏文学
新年伊始,大雪纷飞。中央高层领导关注三农的匆匆脚步和焦急心情,没有被大雪封住。元旦这天,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农村考察,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落实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断增加“三农”投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黑龙江省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考察。温家宝看望了大庆油田钻井队的工人,强调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培养持续产业,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工待遇。
农村不和谐,社会就不和谐;农业不稳定,社会就不稳定;农民不小康,社会就不小康。三农问题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全民小康的头号问题。所以胡主席强调“以民为本”,温总理强调“穷人经济学”。许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文件。农民的生存境况确实有些改观。但是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人民期望比起来,三农问题依旧很不乐观。至今没有听到有谁研究或发布过上年中央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总结报告。据说今年一号文件又将出台惠农新政策。网友们担心,就怕碰到歪嘴和尚念坏好经。
新年开局,中央一号文件常常被认为是年度中最重要的文件。至少也是中央最为关注的文件之一。为什么一年下来,没有相关职能部门或者研究机构,对一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呢?这也实在有些让人想不通。为什么“想法是好的,政策也是好的,但是下面难以落实”,也就是“好经总是被念坏”呢?无论从经济角度,民生角度,政治角度看,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都算是中国的大事。农产品增产不增收问题,化肥农药农资工具乱涨价问题,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农民工养老金转移单位缴纳部门被截留87%的问题,为什么总是难以改观。
今天还有一则新闻,惊呼洋种猛于虎!说是外资开始渗透我国种业市场,大有“我们被侵略,号召全民保国家”的架势。例如,某个以色列品牌的番茄种子价格达20000元/千克以上,国产的就只要1000到1200元/千克。又如某种甜玉米品种,国产种子40元/千克,国外种子就要达到220元/千克左右。这不“被侵略、被掠夺”又是什么?可是农民们却愿意“被侵略、被掠夺”。农民阿佳说他买过国产香蕉种,号称抗病性好、产量高,但实际上不仅抗病性低,产量也低,而且生长期也长了6个月,那次亏了6万元。原来是国产的廉价种子,性价比反而更加低下!这又是为什么?
《今年一号文件将出台惠农新政策》
http://money.163.com/10/0103/10/5S3M7AM000252G50.html
《胡锦涛: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将出台惠农新政策》
http://money.163.com/10/0102/10/5S12T3LN00252G50.html
《温家宝考察黑龙江 强调提高农民工待遇》
http://news.163.com/10/0102/20/5S23GF0H0001124J.html
《本土蔬菜 半数洋种》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03/content_12745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