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并非单纯指一些娱乐性的群众活动,而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介于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样,对这个群体里的所有人均起着渲染和影响作用。当前,社区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包括物业的建筑风格、社区规划、绿化、配套设施、地段、业主社会地位、物业管理服务和社区活动等等。一个社区文化氛围和格调的形成,与整个小区设计、开发、销售、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管理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其意义在于通过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共同价值观来培育塑造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企业人,制定有利于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使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经营行为、物质环境、员工形象等都一致传达企业价值观,在社会上树立可供识别的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差别化市场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物业管理企业而言,其自身的企业文化有着明显的特点。物业管理属于服务行业,其产品就是服务。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而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是人——“产品”的交换以人为载体实现,因而在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行为和冲突:一方面是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产生的;另一方面则是提供者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这些冲突,归根到底都是人的价值观冲突。要协调好服务者和服务接受者(业主或客户)的关系,物业管理企业应该有一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和理念,这些方法和理念要和企业的经营发展相结合,同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部的群体意识,具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对内可以约束员工行为,使之更加规范合理,同时由于其对外的发散力,也为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相关
1、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内一切主体的社会责任,物业公司不能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的一项自然责任。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签订契约,为业主提供优质专业的安全、维修、绿化、保洁,这是物业管理的物质层面,属于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范畴。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契约责任。
2、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可以增强住户对居住区的归属感。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物业管理企业在注重高水平服务的同时,也应不断加强社区文化的“感情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增强住户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3、以社区文化架起小区文明的“桥梁”。物业管理应以优质服务、文明家庭、文明居住区等系列社区活动,将居民的实际利益、思想感情与住区文明联系起来,架设小区精神文明的“桥梁”;把小区内各种职业、性格的住户和社会团体,形成一条以居住区为依托、共同为居民服务、发挥各自功能的纽带,既建立良好的社区秩序,也促进了居民身心健康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形成奉献爱心、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
4、有助于物业管理企业锻造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对于提高小区的档次、形成小区的格调均有重要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小区文化氛围,才有可能吸引其它业主入住。如果我们可以在各社区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氛围——住户与住户之间以及住户与物业管理者之间彼此能够良好相处,相互关怀,把社区看作为自己的大家庭。那么这样一种既有整体的统一性,同时每个小区又有着自己独立特色的、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将会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品牌的重要附加值。
5、房屋销售中,业主介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它的成功率颇高。但是如果想要扩大通过此途径的销售量。必须在业主中建立良好的口碑。所以,只有业主住得舒畅、舒心、满意,才会成为不盈利的中介机构。而让业主住得满意,除了业主购楼时的一切外部因素(地段、交通、环境、设施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社区的氛围和格调,这就通过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现出来。
6、社区文化工作是物业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的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一所物业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会使该物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给物业注入一种强大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内涵将成为物业的“灵魂”,成为该物业的特有标志。文化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当这种无形资产转移到物业之中,就会带来物业的增值。
7、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能动的。物业管理企业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互动,并起到示范和主导作用。从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来看,不着眼于满足社区文化的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文化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这一规律所建立的企业文化,其在社区的延伸、扩张、渗透,与社区文化建设是相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由物业管理企业组织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也就是说,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物业管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区文化与物业公司的企业文化应相互影响
1、企业文化作用于社区文化。物业公司的员工在某种意义上也同样是社区的一部分组成。在服务过程中,他们的服饰、言行举止、服务过程以及营造的氛围都会传递给物业使用人,而且这种发散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好的企业文化无疑会带来好的“生产”过程和好的“产品”,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传递了好的企业文化,让业主(客户)感受到了物管企业的服务意识,营造了很好的亲和氛围,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在实施物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如置身于这些企业管理的小区或物业,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服务态度、待人接物、装束设备,以及物业管理企业营造的独特氛围,如与物业配套的各种标识、小品等,人们从中都能感受到浓烈的企业文化特点,而这些事实上也同样是社区文化的重要构成。
2、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文化的相互影响。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相互影响指的是两者在内涵上的“相互融合”,使之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物业管理企业在具体操作中,不必分别打出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的旗号,以避免重复操作和互相抵消力量。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一个文化建设主体,与分散的家庭比,有着无可比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优势,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文化建设主体。从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物业管理企业应业主对社区文化的需要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对市场的积极主动反应;物业管理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在社区中的渗透力、辐射力,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物业管理企业组织主导的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在社区文化上的延伸与外化,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
基于以上认识,社区文化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物业管理企业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引导者、推动者,而社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物业管理品牌的深厚底蕴。物业管理企业准确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就可以较好地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和所管理的社区中进行循序渐进的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最终实现物业管理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