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百姓真是最善良淳朴,哪怕为他们做一点点小事,譬如帮他们毫无尊严地从窗户爬上车,他们也会感激不尽。因被拍摄到一张“乘客爬窗上车,铁路人员协助”的照片,东莞东站原站长、书记被指“管理不力”遭免职。消息披露后,上万名网友替他们喊冤,网络上甚至筑“高楼”要留下他们。
看照片中混乱的上车场面,东莞东站原站长、书记的确存在“管理不力”的嫌疑。只是人们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见惯了冷若冰霜吆五喝六的列车员,突然有列车员“热情”地帮旅客爬窗户,即使方式不妥但其心其情值得感激。何况,当时的情况是超过1500名拎着大包小箱的旅客,要在4分钟以内挤上车,要管理得秩序井然确实不容易。
但是,网民对被免局长的同情只是说明,为民服务的事只要有心去做,哪怕一时有错,民众也能理解并拥戴。这种感恩的情绪并不能成为东莞东站原站长、书记无错的证据。尽管人多时间短确实有困难,但是一片混乱中大家最终都能挤上车,难道秩序井然之后反而会不能?而各地情况大抵如此更不能成为该站站长、书记无过的理由,这种法不该责众的思想会贻害无穷,如果默认这种状况,只会令今后春运的秩序更混乱。
春运的难题由来已久,从买票到上车,混乱的局面似乎积重难返。前几天,苏州一火车票代售处为了保证买票的秩序,还曾别出心裁建造“铁笼”让购票者依次钻进,后来在舆论抨击之下连夜拆除。但是相信建造者的好心并不逊于帮旅客爬窗的东莞站列车员。但是这两起“积极作为”或遭上级处罚或挨舆论批评,细究起来其实有共同点:没有把旅客的尊严放到应有的位置。
尊严这个听起来很虚拟的词,如果在现实中得到尊重,很多管理难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举个例子,前几年银行业务窗口前排队混乱的情况曾经怨声载道,尽管有“一米线”,但是插队拥挤纠纷不断。近两年很多银行推出了发号机,大厅安放了等候的座椅。问题一下子解决了,是中国人的素质一下子变高了吗?不是,只是因为等候者的尊严得到了尊重。腰腿不酸了,制度公平合理没人侵犯自己权利了,情绪自然也不暴躁激烈了。一个发号机一把小小的椅子,让混乱的局面立刻大为改观,这比在大厅增加多少管理员都管用。
拿春运的购票混乱难题来说,发号机如果在售票点推广,按号先后售票,先来者权利不会被侵犯,购票者还会疯狂地往前拥挤么?而火车站登车如果借鉴下有些航班的登机管理经验,让旅客提前按车上座位次序排好队,依次上车,这样就会节省过道里堵塞滞留时间,过道一畅通旅客何至于要不顾尊严地钻窗户?当然,火车站和机场人数不在一个级别,未必可以照搬经验。但是——如果站在旅客的角度多用些心思,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一次次的混乱中该回的都回了家,难道秩序井然之后,反而有人回不了家吗?该有人为这混乱买单了,只希望东莞东站原站长、书记不是仅有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