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连环画原稿炙手可热



 

  即使将各种经济因素考虑在内,连环画原稿近年来的升值势头依然是非常可观的。一般而言,下面两类品种应当是藏家和投资者优先考虑的对象:一是名家名作;二是全本连

环画原稿近年来,连环画原稿收藏与投资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以往不入流的“小人书”原稿,在拍场上往往能与书画相媲美,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仍未复苏的情况

下,连环画原稿依然在拍卖会上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这一现象值得广大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

  升值势头强劲
  即使将各种经济因素考虑在内,连环画原稿近年来的升值势头依然是非常可观的。
  前些年,《奸商王康年》、《太太万岁》、《杏花村》等3部连环画原稿即使在拍卖会上受到异常激烈的"争斗",成交价格也仅能达到2000至4000元的水平。而到了2003年,汤

小铭的《鲁迅在广州》连环画原稿拍出了27万元;2004年,戴敦邦的《逼上梁山》连环画原稿拍出了22万元;2005年,在中国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程十发于1957年创作的第一

套少数民族题材的连环画原稿《召树屯和喃诺娜》估价160万至180万元,最终以1100万元成交,不仅创造了其本人作品的最高成交价格,也登上了目前为止中国连环画原稿拍卖的

巅峰。
  自此之后,连环画原稿拍卖就持续升温,2008年4月,在"潘家园第二届连环画拍卖会"上,经过36次激烈竞价,连环画名家段伟君创作的连环画《三姐妹》原稿连同脚本草稿以

50万元高价成交。而在去年的中国嘉德秋拍"新中国美术"专场中,程十发创作的16幅连环画原稿《欢迎毛主席》又以358万元的惊人价格成交,将连环画原稿拍卖成绩又推向了一个

高潮。

  外因助推作用大
  事实上,连环画原稿之所以持续走热,除了其本身的收藏价值之外,与外部因素的有力配合与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主要的外部推动因素表现在:首先是国际连环画原稿市场走热。国外连环画原稿收藏比我国发展早,并且形成了较为可观的收藏和投资群体,因此,国外

连环画原稿的表现对国内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去年11月,巴黎一家画廊对其所收藏的千余幅连环画原稿进行了拍卖,成交价不俗。特别是其中意大利著名连环画家雨果·普拉特于

1979年创作的《柯尔多·马尔泰塞在西伯利亚》的封面插图原稿,在此次拍卖会上以24.7万欧元价格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会是在国际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的情况下举行的,而成交价仅仅是一幅封面插图原稿,且创作的年代只是上世纪70年代末,能够拍到如此高价,无疑会

让连环画投资者联想到国内一些早期著名连环画原稿的升值空间。
  其次是国内对连环画原稿艺术价值的逐步认识。过去,连环画常常被认为是"小儿科",因此无论对连环画还是原稿的艺术价值认识都不是很充分。近几年来,随着这方面认识

的提高,特别是多款连环画原稿在拍卖会上屡创高价,吸引了更多的人士对其艺术价值的再认识。去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漫画家孙晓刚的长篇连环漫画手稿《郎雀》被国家博物馆

收藏,无疑从一个角度显示出国内对连环画原稿的重视程度已今非昔比。

  品种选择成关键
  虽然连环画原稿存世较少,但在收藏投资前景方面依然不会是相同的,特别是在发展潜力上仍然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品种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
  一般而言,下面两类品种应当是藏家和投资者优先考虑的对象:一是名家名作。大家可以发现,凡是能拍出高价的连环画原稿,几乎都是出自名家或者获奖作品,"名头"效应

在连环画原稿收藏和投资中同样如此。
  二是全本连环画原稿。收藏者都有"求全"的心理,连环画原稿收藏与投资也是如此,全本连环画原稿的收藏与投资潜力明显就比"缺本"高出许多。2008年4月,段伟君创作的连

环画《虎画家》原稿在拍卖会上以22.2万元成交,但此画稿缺少了两页,如果是全本的话,价格理应在30万元上下,这其中的价格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