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部委牵头的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已经有些日子,而且从目前看,也可以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吧:全国已有上万家网站论坛在此次行动中被关闭,那些为了躲避这次运动而不得已主动关闭的网站论坛暂且不算。而且在重庆,“176家大型歌城已安装全国卡拉OK内容管理服务系统,歌城一旦有人点唱低俗等违禁歌曲,文化执法部门中央监控系统内的红灯立即自动闪烁报警。这套系统为政府免费安装。”
我不会唱歌,自然也不喜欢卡拉OK。我上网,但我不知道那些“低俗”的网站都是什么样子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上那样的网站浏览过,只是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低俗”?
算了,至于什么才是低俗,我也不知道那些部委们是否拿出了一个经过说得过去的标准。还是为了响应什么上面的命令,拿起杆子就打,至于打到了谁,谁就认倒霉?我其实并不关心这个,就像从来没关心过那些低俗歌词。
在这个运动中,我一直在呆呆地看着,说不清是看热闹呢还是连热闹也懒得看,就呆呆地行尸走肉一样地做一个无心的看客?反正,我说不出话。心里,好像也真的没有什么话好说。
今天总算不用上班了,也闲得无聊,突然就想起了这个问题。可是想起来,我也想不出个任何的道理。只是觉得,这些部委打出的一个“净化网络空间”、“维护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之类的旗帜多少不大让人信服。先不说这样的运动在“净化”的同时,会不会“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了——我甚至严重怀疑,这个“净化”可能目标正是“孩子”而非“脏水”。而这个为了青少年的理由也应该值得商榷吧。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净化的,是社会环境,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健康的道德风尚,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的生长环境,而不是严重地一再践踏。可是,我们的相关行政部门好像并没有把这些问题“当真”,或者说,没有像这个“净化互联网”运动来得用心和用力。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相关部门真的想做点事情,也是真的能做成的。
这些都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可以管得了。说了,也是白说了。想了,也是白想。
白想,我今天也在想一个问题;我反其道而行之的话,我想知道,如果我想唱那些“低俗的歌曲”,想看那些“低俗”的网页,在这个世界上,我作为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利?也就是说,我如果就是不想追求高雅,不想追求高尚,不想追求文明,非要选择“低俗”的话,我是不是应该有这个权利?如果没有这个权利,那么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属于“人的权利”的之一种的?如果说我有这个权利,那么,这几个部委所花费精力拿着纳税人的钱(其中也有我的一部分)所做的事情,是在极力地剥夺我的这个人权?
想到这里,我真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我自己的“想”,也因为那些人的“做”。我不敢再想下去了,所以赶紧打住。
我有没有权利选择低俗?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