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前生活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独生子女入幼儿园都会面临生活自理和与同伴如何相处的问题(标书翻译),所以未入园之前要作点准备,如在家中凡是好东西都每人一份,谁也不许挑,不让孩子受特殊的优待,这样入园后就能在生活上适应。为避免孩子在集体中难堪,要培养其良好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有问题举手说出来,否则入园后常因不会吃饭、尿了裤子、不会用手纸等小事被小伙伴们嘲笑而变得害羞、不合群。多带孩子到游乐场玩,让他学会排队买票、排队上滑梯,按秩序上,等前面的滑下后自己才开始滑,学会同不认识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有意带他去找邻居同龄小朋友玩,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先把自己手中的玩具同别人交换着玩,不可以硬性夺过来,让他渐渐学会一些交往的技巧问题,再慢慢扩大他的交友范围。孩子入幼儿园后也要鼓励他交几个好朋友,家长同小朋友的父母交往,请他们来家玩玩,使孩子与小朋友相互熟悉起来,以便他们在园内友好相处。要同老师交换意见,争取老师的帮助,使孩子在园内不感到寂寞。  
对待任性孩子的策略
任性往往是溺爱的结果,孩子会用哭闹、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时父母要坚持原则,让孩子讲出理由,对的可以满足,不对的家长要讲出道理,使无理取闹不能得逞。全家要一致配合,如果母亲认为该处罚,父亲或者奶奶出来护短,孩子就会学会钻空子甚至用说谎的办法——“爸爸答应过的”来达到目的,这样不但任性会发展下去,还会酿成多种不良行为。利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如孩子在玩具柜台前耍赖不走,非要买某种玩具时,家长指着外面路过的高层公共汽车说: “噢,这辆大车真棒,咱们还未坐过哩。”然后抱着孩子去赶这辆高车,买玩具的事就会很快被忘记的。总之,对孩子要爱护但也要有要求,既不可一味用糖果饼干引诱,也不能用拳头棍棒威胁。要从小给孩子立几条规矩,做到就马上给予表扬,使孩子懂得按规矩办事比哭闹耍赖更有效,更招人喜欢。孩子有了多次经验后就能渐渐克服任性的毛病。(自: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