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明“复活”酷似一场阴谋


日前,我和王鑫母亲辛女士有次较长的通话,这位70多岁的老人说,"王鑫触犯了法律,不是件光荣的事儿,做为家长,我很难过……可我接受不了的不是儿子被抓起来了,而是一些人对他的颠倒黑白的人身攻击……说他在沈阳踢球时偷东西、球迷用鸡蛋砸他……把他对沈阳足球做出的贡献全部抹杀了!"

 

我赞同辛大妈的观点。我在我的《球事儿》里也表露过这样的观点,不论尤可为、王鑫还是吕东等,他们不是生下来就罪犯的……所以,我看到李承鹏、刘晓新和吴策力在《中国足球内幕》写到名宿陈亦明时,我很赞同他们的观点,那就是肯定老陈同志当年对广东足球的同时,也对他后来涉嫌参与赌球乃至“失踪”表示痛惜!

 

好像是罗丹说过吧,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话眼下可以翻译过来:生活中不是失去了陈亦明,而是缺少发现!陈亦明横空出世了,他一屁股坐在《体坛周报》的怀里,开一个“盘口”,设一个“擂台”、摆出与李大眼、刘晓新等人决一死战的姿态,这气势有点像多年前那个和《足球》死掐的王珀“大校”。

 

我们从陈亦明的“盘口”和“擂台”来看,不得不承认他是中国足坛智商很高的一位教练。他鼓捣出这两个玩意,既有很高专业性,又不乏娱乐精神;既有浓重的市场意识,又能与高度与国际接轨……当然,更关键的是,陈亦明在明确表达李大眼造谣惑众、颠倒黑白时,他没有正面选择法律,而是迂回转身,以“娱乐方式”作为自卫的武器,这究竟是陈老太幽默,还是太脆弱?

 

毫不讳言,陈亦明是有权利做出反应的,但他那种回避事情真相,鸡鸣狗盗地对李大眼、刘晓新等人身攻击做法却为人不齿。比如:李承鹏经常嫖娼吸毒,这人就是人渣之类的说法……陈老一记直勾拳把自己从“足坛名宿”打成了“街头混混”。陈老要继续Hi下去,并不时加量地Hi,下一步在他嘴里,李承鹏完全可能是李承晚的后代、刘晓新也可能以《足球》报做掩护,从事过“贩毒”生意……

 

陈亦明走到前台,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足坛打假扫黑也需要百家争鸣。只是,陈亦明不厚道,他不就事论事,而是扮演一个道德卫士的角色,对李大眼等“生活与道德”问题指指点点,这本身就是一场闹剧。要知道,李大眼“嫖娼”已不再是新闻了,几年前马德兴也这样吵嚷,最后大眼闲暇之余告他一下,官司已经赢了,陈老如此拾人牙慧,缺少创新意识。

 

今天傍晚,公安部就要第三次公布案情最新进展了。我想,很多人都在遗憾,著名的《体坛周报》除了去年11月中旬那篇卡洛斯揭露王珀的有分量稿件外,影响最大的另一篇就得是陈亦明这封“挑战书”了!如果这是一场阴谋,玩得有点拙劣。表面上看,陈亦明挑战李大眼们,但大是大非面前,这家报纸何尝不是挑战媒体的道德底线?

 

当然,如果存在另一种阴谋,那就显得高明许多。比如,《足球》报几个家伙太TMD狡猾,他们与陈亦明精心策划,把竞争对手玩得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让陈亦明的出现达到一石三鸟效果:A 积极为《中国足球黑幕》做营销;B 陈亦明不失时机推广了他那3G视频节目(陈亦明足球世界);C 在打假扫黑大背景下,败坏了《体坛周报》的名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