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厚道,但有大局观的鲁肃拿着白条无奈地回到东吴,好胜的周瑜却咽不下这口气,趁刘备夫人去世的机会,主动到刘备处提亲,说孙权有个妹妹愿意嫁给刘备,这样就能加强孙、刘两家的关系,让曹操更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只是孙权的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必须要在东吴举行婚礼。
表面上是提亲,实际上周瑜是想把刘备骗到东吴,然后用刘备做人质,逼迫诸葛亮将荆州作为交换还给东吴。正因为仅仅是个计策,不是真事,所以周瑜并没有让孙权和吴国太商量一下,两个人私下就决定了。
要说这个计策实在有些傻,为什么呢?
首先,刘备已经一大把年纪,孙权的妹妹还在待嫁年龄,双方差距很大,就连孙权自己都认为,年纪不相当;其次,孙权具有江东八十一郡,雄霸一方,而刘备刚刚脱离穷途末路的老头,孙权没有理由用自己的妹妹巴结刘备;第三,双方正在因为荆州的事情闹矛盾,现在荆州不用还不说,还赚了一房媳妇,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这背后阴谋很容易看出来,诸葛亮当然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诸葛亮却又立刻同意了这门亲事,为什么呢?
这充分说明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但胸怀天下,能够出谋划策,而且善于把握时机,当机立断。
虽然现在刘备已经事实上占领了荆州,但是在道义上,在道理上还是占不住脚的,有可能被人指责为不仁不义抢占荆州,这与刘备一向仁义的形象不一致,虽然诸葛亮已经强迫鲁肃暂时将荆州借给刘备,但是,东吴仍然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来追讨荆州,也就是说,诸葛亮有可能长期困扰在这个问题上。
而此时,诸葛亮面前的难题或者说关键的任务有三个,一是与东吴保持良好的关系,二是继续占有荆州,三是积极准备进攻西川。而这三个问题的基本目的就是能够继续拥有荆州,诸葛亮需要找到一个正当的合理的理由作为自己拥有荆州的借口,而且这个借口必须让东吴承认而且不便于张口要求归还荆州。
双方结为亲家,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然刘备都已经是东吴的女婿了,东吴借个地方给刘备总是可以的吧,你大舅哥总不好意思隔三差五的来要吧,你也不好意思说,荆州不是刘备的就攻打妹夫吧。所以,孔明立刻同意了这桩婚事,但是怎么样才能避免计划落空,让事情不按孙权、周瑜的设想发展,而是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进展呢?
孙权和周瑜的计策是想要瞒天过海,让刘备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而诸葛亮的应对策略就是,捅破窗户说亮话,让天下人都知道东吴的公主要嫁给刘备刘皇叔。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名节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比生命更重要,一个女人如果名声不好,不但找不到丈夫,而且会给娘家带来很多的压力,更何况是一个公主。如果周瑜的计策被公开,一个国家的君主居然用自己的妹妹作为诱饵诱使别人上当,孙权以及整个东吴又将如何面对天下百姓?这个责任不但周瑜背不动,连孙权都不敢背。
诸葛亮就是利用这一点,让赵云一到旅馆住下就马上派人出去四处采购结婚用品,并大肆宣扬刘备与公主的婚事,让东吴的老百姓统统知道。为了让躲在皇宫中的关键人物也知道这件事情,诸葛亮还让赵云敦促刘备去拜见乔国老,向乔国老通报了自己来东吴娶亲的事。
节选自战略三国系列《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