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壳电器的跟进-東方日報20100111


去年11月时曾写过一只股票-蚬壳电器(81),现时是时候跟进一下。蚬壳电器本身以生产风扇起家,之后再收购了不少广州的士牌照。近年来其主营业务变为房地产。去年九月底中国海外(0688)宣布收购蚬壳电器工业,蚬壳会进行业务重组,将电风扇、家电等制造业务及小量工业物业剥离,蚬壳大股东兼主席翁国基,将以每股现金1.8 元,相当于约4.7 亿元,向小股东收购此等业务。之后中国海外发展以每股5元向蚬壳股东提出全面收购建议,合并代价相当于每股6.8元。全面收购成功后,蚬壳将继续维持上市地位。 当时Victoria认为只要收购成功,6.8元这个价钱对于蚬壳来说并不是一个封顶的价,反而是一个底价。

 

于上星期一1月4日集团宣布股本重组、认购协议及集团重组的所有决议案,均已获股东会正式通过。这亦表明了蚬壳肯定会成为中国海外旗下的公司。而当天其股价亦如我想象的升穿了6.8元,曾见7元正。不过这几天其股价又跌回6.8元之下。有买了蚬壳的朋友问我怎样看,我则认为只要时间足够长或市场突然出现足够利好的消息,蚬壳的股价便会来一个突破。

 

近日的大福证券(665)便是一个好例子。大福证券跟蚬壳电器的案例是非常类似的,早前海通证券宣布以4.88元向大福证券股东提出全面收购建议,收购后将维持大福证券上市地位。市场上中资背景的证券行估值一向是比港资高的,因此被收购后的大福证券估值理应是可以得以提高。不过即使后来收购通过了,其股价还是受限于4.88元。我想主要原因是股价不应该升穿收购价这个想法太过根深蒂固,因此即使公司的身份估值已经不同了,但是市场还是一时三刻不会反映出来。最终要等到有其它新的炒作动力,如融资融券令到一众券商股集体大升,这样大福证券股价才明显地突破4.88元。那时候投资者的想法是马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发现其实海通证券的4.88元收购价是一个底价,而不是一个封顶价。我相信蚬壳的股价亦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新的炒作动力可以是来自行业,例如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或是来自蚬壳本身,如被母公司注资。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并持有蚬壳电器(81) 

----------------------------------

蜆殼電器的跟進

 

去年11月時曾寫過一只股票-蜆殼電器(81),現時是時候跟進一下。蜆殼電器本身以生產風扇起家,之後再收購了不少廣州的士牌照。近年來其主營業務變為房地產。去年九月底中國海外(0688)宣佈收購蜆殼電器工業,蜆殼會進行業務重組,將電風扇、家電等制造業務及小量工業物業剝離,蜆殼大股東兼主席翁國基,將以每股現金1.8 元,相當於約4.7 億元,向小股東收購此等業務。之後中國海外發展以每股5元向蜆殼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合併代價相當於每股6.8元。全面收購成功後,蜆殼將繼續維持上市地位。 當時Victoria認為只要收購成功,6.8元這個價錢對於蜆殼來說並不是一個封頂的價,反而是一個底價。

 

於上星期一1月4日集團宣佈股本重組、認購協議及集團重組的所有決議案,均已獲股東會正式通過。這亦表明了蜆殼肯定會成為中國海外旗下的公司。而當天其股價亦如我想象的升穿了6.8元,曾見7元正。不過這幾天其股價又跌回6.8元之下。有買了蜆殼的朋友問我怎樣看,我則認為只要時間足夠長或市場突然出現足夠利好的消息,蜆殼的股價便會來一個突破。

 

近日的大福證券(665)便是一個好例子。大福證券跟蜆殼電器的案例是非常類似的,早前海通證券宣佈以4.88元向大福證券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收購後將維持大福證券上市地位。市場上中資背景的證券行估值一向是比港資高的,因此被收購後的大福證券估值理應是可以得以提高。不過即使後來收購通過了,其股價還是受限於4.88元。我想主要原因是股價不應該升穿收購價這個想法太過根深蒂固,因此即使公司的身份估值已經不同了,但是市場還是一時三刻不會反映出來。最終要等到有其他新的炒作動力,如融資融券令到一眾券商股集體大升,這樣大福證券股價才明顯地突破4.88元。那時候投資者的想法是馬上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發現其實海通證券的4.88元收購價是一個底價,而不是一個封頂價。我相信蜆殼的股價亦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新的炒作動力可以是來自行業,例如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利好政策,或是來自蜆殼本身,如被母公司注資。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持有蜆殼電器(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