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出版《日本行,中国更行》
王锦思
于吉林德惠
真不容易,写本书更不容易。
当有些人几个月就能写出本书来的时候,我却几乎耗尽所有的青春来完成我的文化构想。
当青春进入倒计时读秒的的2010年的新春,听到新年的钟声,我的书终于问世了!
本想书名叫《日本有多远》,以此让读者和我一起分析和衡量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但是出版社觉得这个名字不合适,就重新定名《日本行,中国更行》。
也许书里不全是日本行,但是日本的确有许多长处值得我们借鉴。承认日本行,知耻而后勇,中国才会更行!
王锦思
道出中日当前差距的现实!
探索中国未来复兴的方式!
距离上,日本很近,从北京到东京,飞机4个小时就可抵达;
感情上,日本很远,历史伤痕隐隐作痛,现实的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发展上,中国要与日本比肩,还需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2009年4月30日,在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访问中国之际,我在天安门城楼前的中国国旗和日本国旗下留影。
自序
“等了千年的山盟海誓,走了万里的地久天长。”
1998年,我为吉林电视台相亲栏目《浪漫之旅》撰写了宣传词,这其中的一句话也是我从少年到现在关注中日问题的真实写照。我固执地认为日本问题是足以揭开中国百年兴衰秘密的钥匙,我期待国家级抗战纪念早日举行,也深知实现理想化中日友好之艰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吉林省德惠市。有日本媒体在报道我的时候,还习惯性地称我的家乡前身是曾经被日本侵略,并使用东京时间计时的“满洲”。没有哪个区域像这片黑土地一样,被中国人如此深情且习惯性地放在中国版图方位上看待,称之为“东北”,辽吉黑三省人一概被称为“东北人”。
我还是一个农村小学生时,从《小兵张嘎》等抗日题材小人书和电影里知道有一个野蛮、凶残、好战的日本。据说,日本兵操练时走到悬崖边,如果不命令立正,他仍然会跨出足以致命的一步。
在每一张足够详细的中国地图上,都有日本在旁边不动声色,仿佛提醒我们不能安然其外。我是一个中学生时,每次看中国地图,总不会忘了瞅一眼日本,哪怕就一眼,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总耐不住寂寞的岛国,更想亲自踏上它的土地看个究竟。
本书创作时间:
1989年于吉林省德惠县中学
1995年于北京
1999年于长春南湖
2005年于北京大学
2007年11月于日本、韩国
2010年元月于北京、德惠完稿
自序
一、日本是最好的参照
换个角度看日本
日本不应该被误读
中国被放在解剖台上
伟人如此赞美日本
日本的“世界第一”
二、“东亚病夫”PK “小日本”
“小日本”的真正由来
中国人自名“东亚病夫”
“东亚病夫”无需讳疾忌医
“小日本”有多大
三、精神总动员
墙里开花墙外香
见机行事
团结就是力量
情报至高无上
认真到极致
有效率的工作狂
富得小气
在学习中创造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四、竞技场上
金牌并非万能
武术和柔道
从围棋到麻将
地球围绕足球转
无限风光在险峰
盛典奥运会
中国人身体素质世界第几
五、谁是礼仪之邦
礼当下中国
言行也美丽
将环保进行到底
平安靠公德维系
在商言德
依法治国
民主政治
素质决定脸面
六、最后一道防线
梦回唐朝
堪称此邦不忘本
群趋东邻受国史
魅力汉字
书画艺术
画面静与动
音乐悦耳
饮食有道
穿着之美
黄连厚朴
陶瓷艺术
五大发明
七、没有硝烟的较量
日本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人口变成人才
把资源点石成金
生存空间无限伸展
产品也是艺术品
“日本造”的进攻
富裕贵在平均
常任理事国之路
武士刀越不过长城
八、中华如何能复兴
向强者挑战
中日只能相伴
科教兴国
再向日本学习
再向中国学习
多少年赶超日本
以下为各种版本的书籍封面设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