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动管理变成生活方式


往往在施工现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人员发现一位工人没有遵守现场的管理要求,第一时间要求他整改,工人立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可当管理人员刚离开现场,这位工人依然如故。这样的问题其实一再的在工作中发生,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拉锯战,恶化两者关系。最后管理者往往开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药方,而被管理者也经常会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效率降低的情况。这样的被动管理方式导致两者摩擦不断,造成“负效益”。

对比现代成熟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往往起源于“人性善”的基本假设,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方式,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向善性,这也是现代管理的一大创新和突破。西方一些优秀的大型企业,在对员工主管管理上,经常采用融入式的手段,不仅在工作中,也会在员工生活中,慢慢树立员工的自发、自觉、自主意识。对于这样的融入式管理手段,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目标管理阶段、资质管理阶段和盘点管理阶段。

一、目标管理——确立人生的目标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在企业里,员工要求为共同工作目标而通力合作,在生活里,每一个人也当为自己树立目标,不断追求。人活着,要想使自己过着有目的的生活,就一定要确立人生的目标和愿景,也就是说必须要有理想和追求。在树立人生理想时,这个理想一定要是正确的。只有目标正确,人生才会有意义。也只有目标正确,目标才会对人生产生激励作用。“目标朝里看就变成了责任,目标朝外看就变成了抱负,目标朝上看就变成了信仰。”在这物欲横流、思想多元化的世界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即意味着对自己责任、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反之,没有理想,人生就容易迷途,就会失去方向,看不到未来。

志当存高远,人生贵追求。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这个追求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人生快乐。通过对人生目标的管理,不断地修正、校正人生航向,走向成功的彼岸、登攀卓越之巅。

二、资质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资质是指禀性、素质、能力、天赋等,就是指素质与能力。企业管理中的资质管理是指通过资格考试、查验证书、检查设备等方式,看个人或单位是否具备从事某种工作担负某项任务的素质与能力。

能否实现人生价值,除了要立志之外,还得具备一定的能力与素质。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渊博的知识、出众的能力,而想干出一番事业,获得成功是很难的。这就提醒我们需要加强资质管理,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有了理想,就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迈进,一步一步地将理想变成现实。

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是一个从小到大、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走上更重要的岗位、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能力与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适应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适应人生提升的需要。

对自己的资质进行管理,就是要看一看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本职工作,是否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是否较以往有了进步。是否达到了“能力大于责任,奉献大于报酬”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谦虚谨慎,与时俱进,积极进取。

三、盘点管理——不断评估自己的绩效

人生同样需要盘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能了解自己,自己能认识自己。有的人可能说:“我就是自己,怎能说不认识、不了解自己呢?” 其实不然。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甚至了解世界,但是,就是不会太了解自己,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而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很多。要不,何以古今中外,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类的劝诫呢! 

定期对人生进行盘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人是善变的,也是有惰性的。在前行的道路上,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迷失自我,偏离航向。要想人生不迷失方向,就得经常对照人生的目标,定期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清点,看自己干了些什么,能力有无提升、成败得失有哪些。经常盘点人生,就能激励前行的勇气,激发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鞭策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进。

主动管理是一种对自己未来不断发问的过程,主动管理是一种为自己努力拼搏的过程,主动管理是一种对自己不断拷问的过程。正如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对个人修养不懈追求,才能够由内而外,由己及彼的辐射出自己的影响,在实现自己的同时,也让他人、企业和社会共同分享成功的果实。

对于一个成熟的现代企业来说,如何让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让员工们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但是,从微观做起,从个人抓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放弃那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简单、粗暴的管理理念,而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向善的一面,从目标的规划、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考核来入手,利用制度和文化的两种手段,共同建筑起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气氛,相信这样的企业必然是竞争力非常强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必然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