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续一)
作者:礼泽洲 来源:礼泽洲文集
■土地复垦是政府行政职权
日前,题为《“中国民间举报第一人”受雇抹黑金平国土局》(简称“金平国土局”)文中写到:“因为土地复垦纠纷,罗应金先后二次向法院起诉,一次败诉,一次法院不予受理。”这句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土地复垦费的2倍以下。”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涉嫌土地复垦争议的当事人应先将复垦申请递交当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申请复议。“金平国土局”缺少行政决定这一重要的法定程序,属于行政不作为。其次,当事人在寻求政府执法程序不能的情况下,才寻求法院救济。
■土地权益是个千年不灭的话题
古老的中国文明,古老的种植文明,孕育了古老的农村文明。从氏族制到奴隶制,从封建制到社会主义,土地的所有权一直在变换,但是不变的是农民们一直在作为种植文明的主体存在,土地问题一直就困扰着文明的塑造。他们滥用职权,打着“公共利益”旗号,干预土地管理和执法,以地牟利;他们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牺牲宝贵的土地资源,追求短期发展,置法律、政策和农民长远利益于不顾。
农民与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础性的物质要素。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且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近年来,虽然土地已经不是部分农民唯一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对多数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地仍然是其生存的重要保障。
“有占必征,使公共利益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项兆伦局长指出,现在的问题是不论投资主体、投资目的,谁都可以强行征用集体土地,这对农民来说很不公平。
近两年,“大学城”“高尔夫”等一些大型征地项目风起云涌。即使是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项目,营利性的也越来越多。据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部门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调查,征地项目不仅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工商业、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征地都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东部一省会城市的项目用地中,真正用于公共利益的不到10%。
——“教育名义”征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有50多个,而且争做“大”文章。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南京的仙林大学城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打着“办教育”的名义,各地大学城普遍以价格低廉的划拨方式供地,其中相当部分变成了商业用地,引得投资者蜂拥而上。别墅、度假村、美食街一应俱全的廊坊“东方大学城”,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将其中的6007亩(含耕地5728亩)用于建设高尔夫球场。
——“体育名义”征地。各地普遍以提升地方投资环境为由,大量建设高尔夫球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高尔夫球场多达306个,遍及26个省(区、市),占地面积48.8万亩,不少占用的就是耕地。与国外把高尔夫作为一个纯体育休闲项目不同,国内的纷纷捆绑房地产。由于体育用地比经营性用地成本低得多,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一个3000亩的高尔夫项目,至少可以拿出1000亩来搞商业开发获利,成为一块很诱人的“大蛋糕”。
——“科技园区、开发区”名义征地。据统计,截至6月中旬,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000多个,规划用地面积3.75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的总面积。各种特色园区、乡镇工业园区圈地近乎奢侈,一些入园企业甚至自行改变用地内容,搞房地产、建娱乐城。山东个别县的开发区居然多达50多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