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公英灵与青山绿水相伴
----祭拜惠州红花湖廖承志陵墓随笔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www.zxyfs.com、QQ175613195)
惠州人民深深怀念着廖承志这位家乡骄子。2008年9月27日,在红花湖举行了纪念廖承志同志诞辰100周年祭拜活动,廖公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至故乡园陵园安葬。
已丑年炎夏,我在兴宁为朱琼昌先生选定其已故父母扦葬之地后,与其转道至其儿朱亿所在的惠州逗留。期间与惠州粤欣集团董事长促膝交谈;并在朱亿副总裁安排下登上惠州红花湖,由该景区负责人琚军热情陪同,游览了景区的山山水水。
在繁华喧闹的城市之中,红花湖宛如一块碧玉,宁静而清幽,恬淡而安祥。如果说惠州是位美女,那么红花湖就是这位美女的眼睛,明眸善睐,是闹市中的一处僻静山景。
当我们一行走至景区故乡园中心处,琚所长无意提及山峰下一白色建筑物,说这是去年新建的廖承志陵园。他的介绍引起的浓厚兴趣,从事风水研究者无不对名人名地有职业上的敏感。
众所周知,廖承志(1908~1983),曾用名何柳华。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他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出生时,父母亲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外联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中日友协会长等职;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廖承志学识渊博,通晓五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1983年6月6日,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委以重任时,不幸于6月10日在北京病逝。
我怀着恭敬心情静静地走近陵园,见绿树鲜花簇拥在廖承志半身铜像四周,明堂前清泉石上流,灵骨安葬在高榜山(又名挂榜山)左侧一支秀峰下,太师椅形,背山面湖,水口为丁未,左右砂有情相护,朝应峰高耸秀丽,坐山立向为癸山丁向兼子午。
红花湖水口
高榜山素有惠州“城市之肺”之称,也是文昌峰。据悉,古时惠州学子赴考时,放榜后的消息需数日才能传至。但郡人等不及,到朝廷放榜那天,便聚集在大西门(平湖门)外,西望最高的那座山顶是否有祥云出现。如有祥云出现,并挂在石壁前,就寓意本郡有学子中举人或中进士,遂称该山为“挂榜山”。惠州人民视高榜山为福地,历史上达官贵人以求得一地而心安理得。诸如陈九成墓(高榜山凤栖洞),江逢辰墓(紫薇山近山顶处)、陈炯明墓(紫薇山)、杨坤如墓(螺山附近),都在高榜山附近。其中陈九成墓和陈炯明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廖公灵骨安葬在高榜山支脉上,龙势起伏,龙脉缓缓而下,加上群山环抱,藏风得水,显然是红花湖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