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辟世


  

     雪庐老人讲述   弟子徐醒民敬记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论语·宪问》

  辟同避。回避,或避去之义。

  贤者次于圣人,贤人在乱世,不作官,不要名,言语行为一切谨慎,避免灾难,这就是贤者辟世。皇疏引坤文言「天地闭,贤人隐」,解释此句。天地闭,就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贤人无处可避,只好在人群中藏身逃名。次一等的人,不辟世,但不居乱邦,能够择地而处,这叫做辟地。再次一等者,不知辟地。但能观察君主的颜色,而决定去就。例如醴酒不设,即知礼数已疏,态度已变。必须决定辞去。这叫做辟色。再次一等者,能以辟言。听到君主不善的言辞,即决定辞去。

  作者七人,包注:「作,为也。为之者,凡七人。」长沮、桀溺等七人,都是隐士,古注所说七人不相同,不必详考。

    http://www.jingtu.org/d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