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老是被误读?


最近老是看到一些国家的部门出来说明某个法律或条文或规定被“误读”了:比如前一段发委关于油价调整的政策被公众“误读”,刚刚发生的“水电同价”被“误读”,还有眼下这个“新消防法”被“误读”。当然,经过解释后,也发现确实被误读了。

也真是奇怪得很:为什么这些本来应该是文字严谨,释义确切的法律条文和规章之类总是“被误读”呢?是公众的理解能力有限?还是这些部门在制定这些条文或规章时总在玩猫腻而躲避着什么?我觉得,你总不能嫌公众太多疑吧?我倒是觉得公众多疑是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必要素质。我只想问一下:这些部门在制定这些相关的法律或条文或规定时,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斟酌一下,能让公众一眼就看明白你要表达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利于公众遵守,也利于公众监督。